南川区

南川区中国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因南江之源而名南川。公元637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重庆直辖后被定为重庆市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2006年10月22日,撤县级市设立为重庆市的市辖区。境内多山,矿产植被资源丰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南川区
市辖区

南川区的地理位置

重慶的地理位置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重庆市
区划类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500119
政府驻地东城街道
下级行政区3
总面积2,589.58 平方千米
总人口(2014)68.66万
时区UTC+8北京时间
邮政编码408400
电话区号+86 (0)23
網站:www.cqnc.gov.cn

历史[1]

  • 贞观十一年(637年),分巴縣设隆化县。
  •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賓化縣,故治在今綦江縣北。
  •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省入隆化縣。元豐元年(1078年)復置,今綦江縣古南鎮北岸。
  • 元初仍名隆化縣。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5年),廢舊南川縣和南平軍及隆化縣,於隆化縣再置南川縣。
  • 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綦江縣。十三年(1880年)復置。
  • 清隸屬重慶府
  • 民國24年,南川縣屬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區(駐酉陽)。
  • 1950年後,南川縣屬四川省涪陵專區。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南川縣屆四川省涪陵地區
  • 1994年成为县级市。
  • 2006年10月22日,撤县级市设立为重庆市的市辖区。

縣域沿革

  • 1954年,涪陵縣聚寶鄉柏楊、民主,平安3個村劃縣屬冷水鄉。
  • 1955年1月21日,縣屬萬盛、鄧家、大埡、腰子、叢林、簸箕、松林等7個鄉劃歸重慶市南桐礦區[2]
  • 1956年6月12日,涪陵縣廟埡區的勞動、騎龍、民主和龍潭區的冷水鄉劃歸南川縣[3]
  • 1960年,巴縣花橋公社的復興大隊、金塘大隊劃歸南川縣。
  • 1961年,南川縣屬神童公社花灘管理區一、二、三隊劃歸巴縣花橋公社,巴縣花橋公社柏枝管理區倒座廟、楊家溝、邱家溝、爛壩溝生產隊劃歸南川神童公社。

地理

南接贵州省道真县正安县桐梓县,东临重庆市武隆县,北面是涪陵区,西面与巴南区綦江区接壤。

行政区划

南川区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29个、2个[4]

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三泉镇南平镇神童镇鸣玉镇大观镇兴隆镇太平场镇白沙镇水江镇石墙镇金山镇头渡镇大有镇合溪镇黎香湖镇山王坪镇木凉镇楠竹山镇石溪镇德隆镇民主镇福寿镇河图镇庆元镇古花镇石莲镇乾丰镇骑龙镇冷水关镇中桥乡峰岩乡

人口

  • 全境人口64万,城镇人口占三分之一。

交通

渝湘高速公路(重庆至湖南长沙)贯穿全境,有三级以上出入境公路有7条,各乡镇及98%以上的村通公路,另有万(盛)南(川)地方铁路并与国铁连接。

旅游

  • 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楠竹山

特产

南川方竹笋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友好城市

国家 城市 结好时间
 圭亚那 林登市 2011年6月4日 (2011-06-04)

参考文献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1. 南川縣誌編纂委員會.《南川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34-39頁
  2. 在四川、貴州兩省交界處,包括四川省南川縣的萬盛、鄧家、大埡、腰子、叢林、簸箕、松林等7個鄉,綦江縣的青年、金靈、建設等3個鄉及貴州省桐梓縣的第十區全區(桐梓縣的第十區包括平壩、興文、中朝、青林、上壩、板遼、天橋、茶園、大壩、農林、廟壩、民權、 桃子、營寨、王家壩、景星、青山17個鄉。)桃子蕩等17個鄉共27個鄉(包括南桐、東林等煤礦區)的地區內,建立重慶市的市轄區,稱重慶市南桐礦區。礦區人民委員會設在萬盛。(1955年1月21日國務院【國政常字第6號】批復)
  3. 涪陵縣廟埡區的勞動、騎龍、民主和龍潭區的冷水鄉劃歸南川縣。1956年6月12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省一民字第0448號】批復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