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小鬚鯨

南極小鬚鯨Balaenoptera bonaerensis),又名南極鬚鯨南方小鬚鯨,是一種小鬚鯨

南極小鬚鯨
化石时期:3.6–0 Ma
PreЄ
上新世 – 现代[1]
南極小鬚鯨與人類的體型比例。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科: 须鲸科 Balaenopteridae
属: 须鲸属 Balaenoptera
种: 南極小鬚鯨 B. bonaerensis
二名法
Balaenoptera bonaerensis
Burmeister, 1867
南極小鬚鯨的分佈地

分類

以往所有小鬚鯨都被看為是同一物種。從線粒體DNA測試才發現南極小鬚鯨是與小鰛鯨獨立的物種。[3]這個測試亦確定了小鰛鯨是南極小鬚鯨的最近親,故小鬚鯨分支是有效的。[3]

特徵

南極小鬚鯨是最細小的鬚鯨屬鬚鯨之一。在鬚鯨屬中,只有小鰛鯨較牠們細小。牠們長7.2-10.7米,重5.8-9.1噸。[4]平均而言,雌鯨較雄鯨長約1米。[4]幼鯨長2.4-2.8米。[4]

南極小鬚鯨的背部呈深灰色,腹部白色。腹部有兩條淺灰色斑紋沿兩側向上。胸鰭深色,邊沿白色。[4]

南極小鬚鯨與小鰛鯨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南極小鬚鯨較小鰛鯨稍大,小鰛鯨胸鰭的中間有白間。牠們身體顏色及體形也有些少分別。[4]

分佈

南極小鬚鯨分佈在南半球海洋夏天牠們會較接近南極冬天則向北遷徙,與侏儒小鬚鯨重疊棲息地。

捕鯨

最早紀錄捕獲南極小鬚鯨相信是於1950年至1951年間。到了1957年至1958年,並有493條南極小鬚鯨被捕獲,之後的數量不怎麼增長。但是到了1971年至1972年,共有3021條南極小鬚鯨被捕獲。自此,日本蘇聯都一直有捕鯨活動,數量介乎每年5000-7000條。

保育狀況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於南極小鬚鯨的狀況缺乏資料[2],但估計牠們的數量超過50萬條。

參考

  1. .
  2. Reilly, S.B., Bannister, J.L., Best, P.B., Brown, M., Brownell Jr., R.L., Butterworth, D.S., Clapham, P.J., Cooke, J., Donovan, G.P., Urbán, J. & Zerbini, A.N.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7 October 2008].
  3. . [200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3).
  4. Jarrett, Brett and Shirihai, Hadoram. . 2006: 62-68. ISBN 0-691-12757-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