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施特莱贝尔

卡尔·施特莱贝尔德語:1903年10月11日-1986年8月5日),最高军衔为党卫队高级突击队长 ,是纳粹德国特拉夫尼基集中营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司令。[2]

卡尔·施特莱贝尔
卡尔·施特莱贝尔(有啤酒肚的微笑者)在特拉夫尼基集中营检阅志愿帮手连队,其中一些人仍戴着苏制布琼尼帽
出生1903年10月11日
上西里西亞的諾伊施塔特
逝世1986年8月5日(1986歲-08歲-05)(82歲)[1]
漢堡
效命 纳粹德国
军种 党卫队
服役年份至1945年
军衔突擊隊大隊領袖
部队 骷髅总队

施特莱贝尔于1903年10月11日出生于普魯德尼克[3][4] 1932年11月,29岁的他加入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卫队。在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之前不久,他被提升为上级突击队长。1941年10月27日,施特莱贝尔被奥迪罗·格洛波奇尼克任命为特拉夫尼基集中营的领导人,负责培训纳粹勾结者组成的辅警部队志愿帮手 ”(Hilfswilligen,字面意义为“愿意帮忙的人 ”),好让他们能够为纳粹德国波兰总督府效力 。他的集中营还监禁被判处奴役劳工的波兰犹太人。1943年11月3日,特拉夫尼基的犹太人在丰收节行动中被全数屠杀。[2][5][6]

特拉夫尼基人德語:)参加了纳粹消灭犹太人莱因哈德行动。他们在灭绝营和犹太人隔都执行处决任务,包括贝尔赛克灭绝营索比布尔集中营特雷布林卡二号营华沙 (三次)、琴斯特霍瓦、卢布林、利沃夫、拉多姆、克拉科夫、比亚韦斯托克(两次)、马伊达内克奥斯维辛、以及特拉夫尼基集中营本身。[7]

自由身

1944年6月24日,在苏联的进攻之前,施特莱贝尔与自己组建的党卫队施特莱贝尔营撤离特拉夫尼基,向克拉科夫奥斯威辛逃跑。 他们又经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撤退到德累斯顿;他的营在1945年3月4日至4月12日期间于该地解散。 施特莱贝尔和他手下的志愿帮手混入平民,从此销声匿迹。[8]

公众长期对施特莱贝尔的下落一无所知,直到他在1970年被起诉时。施特莱贝尔在汉堡接受了对他的战时活动的审判,并于1976年被判无罪释放。[9]德国检察官Helge Grabitz相信了施特莱贝尔的话,但也认为他有部分记忆障碍。[10]斯特雷贝尔被宣布未犯下煽动暴力罪行;此判决无公诉上诉权。[9][11] 施特莱贝尔在判决后的生活缺乏记述。[12]

注解

  1. Dieter Pohl: Von der "Judenpolitik" zum Judenmord. Der Distrikt des Generalgouvernements 1939-1944. Lang, Frankfurt 1993, p. 186
  2. Mgr Stanisław Jabłoński (19272002). . The camp history. Trawniki official website.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31) (波兰语).
  3. Ernst Klee: Das Personenlexikon zum Dritten Reich, Frankfurt am Main 2007, p. 608
  4. . Przystanek Historia. [2020-11-13].
  5. Jack R. Fischel. .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Holocaust. Scarecrow Press: 264265. Jul 17, 2010 [April 30, 2013].
  6. Donald L. Niewyk, Francis R. Nicosia. .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Holocau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13-04-30].
  7. . Holocaust Encyclopedia.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July 21,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8. David Bankir, ed. (Google Books). Secret Intelligence and the Holocaust. Enigma Books: 331348. 2006 [2013-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1).
  9. Ralph Hartmann. . Den Aufsatz kommentieren. Ossietzky 9/2010. 2010 [201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10. Matthias Janson. . Veröffentlicht in konkret 11/2009, S. 38f. Matthias Janson. 2008 [201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11. Kimberly C. Partee.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 126 KB). Danyliw Research Seminar in Contemporary Ukrainian Studies. Clark University, Holocaust and Genocide Studies. 20–22 October 2011 [2013-06-01].
  12. Ian Dixon. . June 1990 [2013-05-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