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钤

卢世钤1915年2月18日-?[1]福建南平人。南平市副市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中国“炭黑之父”[3]

卢世钤
性别
出生(1915-02-18)1915年2月18日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
逝世(尚未查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 中国共产党

生平

早年经历

中华民国4年(1915年)2月18日,卢世钤出生于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他的父亲曾是南平市教育局局长。在环境的影响下,卢世钤5岁时就进入宝珠“宝龟两等学堂”学习。1931年,卢世钤作为闽北公立中学选拔出的三名高中生之一,参加由4所学校共同主办的抗日演讲竞赛。由于他的演讲内容精彩,荣获竞赛的第一名,并有幸受到当时的驻军首长接见。1932年到1933年,卢世钤随家人前往上海,在光夏中学高中部继续学习,直至高中毕业。

1934年秋,卢世钤被上海蒙藏学院录取,攻读建设系。卢世钤除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外,课后还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各类调研,并大量撰写和发表了包括《西康公路建筑计划[4]在内的数十篇科普类文章及有关国家建设的政治性文章。

1936年,卢世钤在上海蒙藏学院毕业之后,就不断致力于救国强国。从苏州军训回到上海后,卢世钤受聘于中国教育电影社负责电影脚本编写及摄影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摄制的影片包括《太阳的功能》、《科学养鸡法》、《科学养兔法》等。同年8月,卢世钤接到教育部电教委员会通知,参加上海抗战纪录片的摄制工作。11月,卢世钤将花费三个月、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区所拍的视频剪辑成长达2000英尺的纪录片,邮寄给位于南京的教育部电教委员会,这部纪录片也成为抗战历史中一份极其重要的影像资料。

晚年经历

晚年的卢世钤认为,茫荡山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因此,卢世钤在任南平市副市长期间,聘请有关专家考察,并让相关部门对茫荡山景区作出总体规划,为保护开发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资料

  1. (敬业奉献)福建卢世钤:爱国爱乡 无私奉献. 中国文明网. 2009-06-03
  2. . 中国人大网. 2011-03-23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中文).
  3. . www.fjlushi.cn.
  4. 《道路月刊》 1935年 第3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