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南公會堂

原臺南公會堂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1]。市定古蹟。該建築所在地是之前清朝道光年間士紳吳尚新吳園,現於其後仍留有吳園的一部分[2],而更早之前相傳這裡是荷治時期向鄭成功建議攻臺的荷蘭通事何斌的府邸,1661年5月3日鄭成功並在此接見經何斌引導的荷蘭使者湯馬斯‧范‧伊伯倫(Thomas van Iperen)與李奧納多‧范‧李奧納杜斯(Leonard van Leonardus)等人[3]

原臺南公會堂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臺南公會堂外觀
舊稱臺南公會堂
其他名稱臺南公館、吳園藝文館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類別日治建築
位置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
民權路二段30號
建成年代 日本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
開放時間每日08:00∼22:00
參觀費用免費
詳細登錄資料

沿革

後棟集會堂外觀
後棟集會堂屋頂內部木構
日治時期的公會堂

該建築物於臺灣日治時期的1910年9月[4]由矢田貝季陸所設計,以財團法人型態官民合資4萬多圓興建[2],於1911年2月完工[4]。當時是叫做臺南公館,1923年改稱臺南公會堂[4],是當時市民重要的集會場所,也兼具教化百姓的功能[2]。當時臺南市甚至臺南州高雄州重要公共政策之制定和演講、集會等均在此舉行,而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後,蔡培火連橫等人亦在此處演講[4]

二次大戰後,改稱為中山堂,為空軍新生社和軍友社使用[5],後來又於1955年6月改為省立臺南社教館[3]並予以整修[2]。而在社教館於1994年[4]移到臺南市五期重劃區後,該建築一度因位於市中心而有拆除作為商業區興建大樓之議[4],最後此議作廢,該建築改為吳園藝文館[2]。近年有再整修過,而呈今貌。

建築特色

臺南公會堂的空間是由前棟與後方的大集會堂所組成,其中大集會堂是木構造,位於一基座上,講求機能性而未使用西方歷史建築語彙裝飾[2]。前棟則有較多的西方歷史建築語彙裝飾,在中央入口部分的二樓設有陽臺,更上面的三角型山牆內則有繁複的裝飾浮雕,而山牆之上則是該建築最高的屋頂,上頭突出部分為老虎窗(Dormer Window),其內則開有牛眼窗[2]。而主體屋頂則使用了法國式屋頂(French Roof),並鋪有魚鱗狀板瓦和加上冠飾[2]

前棟兩翼部分在一樓正面牆上開有三個稍微內凹的圓拱窗,而窗子的拱心石與壁體水平線連成一體;二樓正面牆上則使用了四根臺灣少見的愛奧尼克柱式方壁柱來承接楣樑與挑簷而成三個開間,而柱子之下則有曲線優美的托架,此一處理方法也是少見的[2]。而在兩翼屋頂部分前的矮牆上裝有臺灣傳統建築使用的綠釉花磚,使得該建築增添了一些本土味[2]

而在屋側有圓井,大集會堂下方的基座中有半圓井。

周圍

臺南公會堂右側有日治時期的柳屋料理,後方為昔日吳園僅剩的部分飛來峰與水榭,再後面便是遠東百貨公園店(原臺南市立圖書館,1974年遷館售地)。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原台南公會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 傅朝卿. .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214、215頁. ISBN 957-30880-4-5.
  3. 范勝雄. . 臺南市政府. 1988-07-01: 82頁. ISBN 957-02-2143-7.
  4. 石萬壽.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191、192頁. ISBN 957-01-6745-9.
  5. 遠流台灣館. . 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2003-02-01: 53頁. ISBN 957-30880-4-5.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原臺南公會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