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音记号
變音記號(英語:),又被稱為臨時升降記號,是音樂中一種改變音高的記譜方式,對應於A、B、C、D、E、F、G這七個基本音上,加上變音記號後的基本音便稱為變化音。

各種變音記號
與调号不同,該記號只對被標記音與其後方同小節同音高的音符有效,並且不影響與被標記音不同八度的相同基本音。
常用的變音記號
重升號

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頭2小節,已經出現了F
音,作為升D和弦(升G和弦的次屬和弦)的構成部份。

重升號(Double Sharp,),將基本音升高兩個半音(或一個全音),符號為如一個小寫字母x,但四邊的邊位略為加粗。在自然音中,由於升高兩個半音後,音高很多時都等同於另一個自然音,因此平常很少會採用重升號,除非在調性音樂中,如果出現B大調、升F大調、升C大調之類的調號,重升號音便有機會出現,如F
、C
,其他重升音可以說是近乎罕見。
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中,就出現了不少F、C
。
重降號

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第1樂章,第48及49小節使用了B
音。

重降號(Double Flat,),將基本音降低兩個半音(或一個全音)。符號為兩個降號緊貼在一起。和重升號一樣,都是不常用的變音記號,只有在降D大調、降G大調、降C大調這類降號較多的調性音樂中才有機會出現,如B
、E
,其他重降音可以說是近乎罕見。
還原號
還原號(Natural,♮),是將對應的變音記號消除,寫法有如升號,但將左下角和右上角的突出部份削去。對於升號和降號來說,還原記號將變化音還原至本位音;而對於重升號和重降號,則是還原至升號及降號,但避免混淆,一般寫法會在還原記號後補回升號或降號以作識別,變成♮♯及♮♭。
其他的變音記號
除以上符號外,實際記譜中還可使用冗餘的(即原本無須添加的)變音記號,這些記號稱為「某提示號」,例如在不需要加還原號的地方,為了強調該音是本位音,可以添加還原提示號。提示號可以加括號,亦可不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