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沃·古鐵雷斯

古斯塔沃·古鐵雷斯·梅里诺西班牙語:1928年6月8日),秘鲁神学家,多明我会教士,為《解放神學》一書的作者與解放神學的代表人物。他對拉丁美洲的社會、歷史及神學有深入的見解與批判,現於聖母大學當神學教授,主要教授系統神學

神學觀

古鐵雷斯堅稱解放神學是:使(人類)歷史得到解放、更新的神學。所以也及於那些公開承認基督的部份(人類)--歸入(教會)者。這種神學不會停止悲天憫人,會堅持投入人群,從事使世界變化更新的過程。解放神學是開放的,不斷為人類的尊嚴慘遭踐踏作出抗議,與剝削廣大人民的力量抗爭,堅持使人得到解放的愛,建立一個新的、公義的、愛的社會,使神的國度降臨。解放神學家尋求與經文對話,來理解殘酷而現實的人生,通常會質疑傳統的解釋。其釋經學是一種諸多疑忌的釋經學,並非猜疑經文,乃是質疑文化,質疑傳統採用的解經方法。這種釋經學尋求對聖經有新的理解,相信聖經是神的道,能夠使神學家和牧師所負責牧養的群體得到自由。神學家成為神的代表,蒙神使用,幫助這個歷史—文化—政治處境得到更新變化。這種釋經進路,容許信徒在聖經裡的經文和故事中找到答案,知道在歷史中應當採取什麼樣的實際行動。[1]

古鐵雷斯的著作是從窮人的視角寫作的;他已翻譯成英文的著作有《一種解放神學》、《歷史上窮人的力量》、《我們喝自己井的水》、《論約伯》等,通過被壓迫者、歷史的受害者的眼光瞭解《聖經》、基督教信仰、歷史與主體性。有兩個階段促使古鐵雷斯的神學成為從窮人視角所作出關於上帝的言說,第一個階段是基於窮人在歷史中的湧入這一論證,窮人成了其神學反思的核心。古鐵雷斯在這一階段裡提供了一種歷史哲學以作為神學反思的基礎;現代歷史以依賴於個人主義與理性主義而創造出工業化的、進步的第一世界的歷史實踐為其特徵。但是這種歷史實踐是建立在大量的社會與經濟矛盾的基礎上的,而這些矛盾又一而再地降臨在窮人肩上。在這階段裡古鐵雷斯,還提供了基於靈性生活和一種合於福音的生活,而對教會和貧窮的重新解讀。他認為教會是上帝恩典的的一種聖禮;而作為一種聖禮,教會又在拉丁美洲提供了一種先知性的見證。一種賞賜性的靈性生活繁榮起來:一種基於上帝在窮人中間的臨在的靈性生活,將可恥的貧窮狀況與上帝的賞賜性的愛結合了一起。這上帝賞賜性的愛,成了古鐵雷斯神學第二個階段的核心。[2]

著作

  • 解放神學的各種視角》(1973年)
  • 我們喝自己的井水:一個民族的靈修旅程》(1983年)
  • 福傳與站在窮人的立場》(1987年) [3]

參見

參考文獻

  1. 邵葉爾著。《神學求生指南》P514。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台北。2009年初版。
  2. 福特編。《現代神學家 二十世紀基督教神學導論》P 410。道風書社出版。2005年初版。
  3.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著。《神學詞語彙編》P464。光啟文化事業出版。台北。2005年初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