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區

可愛区日语:)是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於2012年8月29日至2015年3月31日運營的虛擬行政区

攝於福岡市天神SOLARIA PLAZA的可愛区標識。
可愛区的標識

2012年,福岡市設立本区,為虛構的「第8個行政区」,準備以「可愛」為切入口,向外界推廣福岡市的魅力,包括福岡的飲食、時尚、美容等與「可愛」有關的文化及產業,以及都市機能緊密相連所創造的便利購物環境等,希望藉此帶動地區發展[1]。計劃由福岡市負責資訊推廣的市長室廣報戰略課推行[2]

福岡市表示,本区名稱的「可愛」是「『討人喜愛』、『令心情平和』等的意思」,不僅可形容女性,亦可用於所有的人、動物、行動等(官方網站),不過仍然招來誤解。

歷史

可愛区設立的契機可追溯至2012年3月。當時,AKB48篠田麻里子拜訪福岡市長,表示「想提供幫助,為福岡的朋友注入活力」,願意向福岡市提供協助[2]。福岡市及後提出計劃,在網上設立「第8個区」,由篠田擔任区長,向首都圈的年輕人宣傳福岡市。

市最初不知道多少人會登記為区民,考慮到福岡市的人口為149万,於是將目標設為1万人[2]。在篠田協調下,網站委託給電通製作,雙方簽訂約1,000万日圓的無招標合同

2012年8月29日,可愛区正式成立。為吸引首都圈關注,辞令交付式設在東京舉行。登記開始3日後,9月1日,登記者超過3万人。9月25日,開始發行「可愛区政報」();9月29日,開始發行特別住民票。11月1日,区民突破4万人,及後亦持續增長[3]

爭議

可愛区引發了不少爭議,包括男女共同参画(性別平等)方面的爭議。福岡市收到4宗質疑「可愛区不會助長性別歧視嗎」等的市民投訴後[4],向男女共同参画審議会諮詢,有委員認為計劃「欠缺性別平等考慮」。由於負責計劃的廣報戰略課事先未有諮詢市男女共同参画課,有意見更要求市重新審視或取消計劃,令事情越鬧越大[5]

不少人及後發信給市,認為「4宗投訴就解僱太可惜」,「沒有性別歧視」[6],但市認為事關重大,考慮到知道篠田麻里子是可愛区区長的人愈來愈多,「不能給沒有直接關係的篠田女士,再添任何麻煩」,最終請求她卸任区長[7]

可愛区的運營工作亦有引發爭議。售價300日圓的可愛区特別住民票,預訂及郵寄工作曾交由未與福岡市簽訂正式合同的RKB每日放送進行,公司原定與自製透明文件夾共同銷售,並已在福岡市運營的可愛区網站上刊登廣告橫幅(9月14日停止接受預訂,橫幅亦被刪去;停止前,RKB每日放送已接受1500人預訂),被指運營不透明之處過多,未有向市民完整交代[8]

一般認為,可愛区企画的起源是篠田拜訪福岡市長高島宗一郎時的靈機一動[9][10],而在篠田牽線下,電通獲得了福岡市民交的約1,000万日圓税金;2013年2月16日,有市議員在市議会決算特別委員会分科会上表示,「有市民說,市長是在拿公款來玩」[11]

而對於審議会上的「可愛是歧視」觀點,有聲音就質疑“是不是想藉性別盲視之名,把高島趕下台”[12]

數據

  • 人口 - 41,617人(截至2014年12月1日)
  • 面積 - 0平方公里
  • 区徽 - 粉色絲帶…設計理念為「以絲帶連結可愛,從福岡推廣可愛」。

区長

福岡縣糸島市出身[1]。当時是AKB48成員。可愛区創立後,免費負責宣傳工作[13]

  • 第2任 - Micaela Anne Braithwaite(任期2013年9月12日 - 2015年3月31日)

來自溫哥華[14]。在日加拿大人,住在縣内,是網誌寫手及英語口語講師[15]

行政

可愛区的「行政服務」包括對区民發行特別住民票,發放区政報等。詳情如下。

可愛区的区民登記手續在官方網站上進行。登記需要提供昵稱及電子郵件地址,不收費用,非福岡市民亦可登記。市民登記後可獲發区民編号,並透過電子郵件,定期收取「可愛区政報」[1]

可愛区並發行「可愛区特別住民票」()。特別住民票在福岡市役所一樓「資訊廣場」()發行,費用300日圓[16],可在市内合作店鋪及設施出示,參加各種活動及享用優惠服務[17]。由於特別住民票屬虛構区發行,故不能用作官方證明文件。發行時收取的300日圓,與發行真實住民票的收費相同[2]

民間商戶及團体向福岡市提出申請,接受審查後,可獲准使用區標;福岡市另接受由贊同理念的民間組織提出的挂名贊助及合作請求[2]

終止

隨著傳媒的關注逐漸減少,市議会等處開始有聲音質疑計劃是否仍有必要,福岡市總務企画局及後表示,計劃「在城市推廣方面取得較大成果,但難以繼續保持創新,吸引話題,故決定終止」,決定於2015年3月31日終止「可愛区」計劃[18][19]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 西日本新聞. 2013年02月20日 [2013年02月21日].
  2. . AdverTimes. 2012年09月06日 [2013年02月22日].
  3. . . 2013-02-19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2).
  4. . 西日本新聞. 2013年02月20日 [2013年02月21日].
  5. . 共同通信. 2013年2月20日 [2013年02月21日].
  6. . . 2013年2月19日 [2013年2月21日].
  7. . . 2012年10月5日 [2013年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2日).
  8. . . [2013年2月21日].
  9. . . 2012年8月29日 [2013年2月21日].
  10. . 西日本新聞. 2013年02月20日 [2013年2月21日].
  11. . SankeiBiz. 2013年02月19日 [2013年2月21日].
  12. -ja-.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13. 共同通信2013年9月11日
  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西日本新聞、2015年2月19日夕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