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方自治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地方自治,是以道路為基礎,實行土地戶籍管理的辦法。

城市管理

先把城市按人口密度和面積大小劃分[1](或稱「分區」。首都台北市的分區下更有「次分區」),下轄單位為

的空間由城市的道路網決定,即里的邊界以周邊的路(大道)決定。使用單、雙數的號碼為里中的道路基本單位的兩側分別順序編號,這就是戶籍管理的基礎。

里中道路在邊界道路的基礎上,再為內接的道路命名。內接道路有巷、弄、衖三個單位。巷是截點在路(或以上級別的道路)上的內接道路,命名則是使用截點上的門牌號碼(即AA路BB巷,這個門牌號在路中是為巷專設,沒有建築物佔用[2]),巷有自己的門牌編制。巷弄衖的關係也與上面說的一樣,截出的弄或衖在截點的巷或弄名上加上門牌號命名即可,衖的名字會是「AA路BB巷CC弄DD衖」。里中的路(段)、巷、弄、衖各有自己的門牌編制,為戶籍管理提供了便利。

鄉鎮管理

在縣以下行政區劃中(鎮和鄉),以公路進行土地戶籍管理,再細分為(每段均有名稱和獨立門牌編制,對駕駛者而言則是以路的長度進行定位)。

參見

資料來源

  1. 台北市松山區過去就因為人口編制為全台灣第一,所以分割為松山區和信義區
  2. 有關大安區基隆路3段4巷改編為「敦化南路2段200巷36弄」乙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