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帕多克

史蒂芬·克雷格·帕多克英語:1953年4月9日-2017年10月1日[2] ),是2017年拉斯維加斯襲擊的主謀[3][4][5] 。2017年10月1日拉斯維加斯大道一個音樂節,他從曼德勒海灣度假村三十二樓的房間內,用修改後的半自動步槍射向約22,000名觀眾的音樂演奏會[6][7]。帕多克在房間內開槍自殺,事件超過了2016年奥兰多夜店枪击案,成為美國史上最致命的槍擊案,58人死亡(不包括帕多克本人),行兇動機至今仍不明[8]

史蒂芬·帕多克
出生史蒂芬·克雷格·帕多克

(1953-04-09)1953年4月9日
 美國愛荷華州克林頓
逝世2017年10月1日(2017歲-10歲-01)(64歲)
 美國內華達州天堂市
死因開槍自殺
职业會計師、房地產投資者、賭徒
知名于2017年拉斯維加斯襲擊肇事者
父母本傑明·霍斯金斯·帕多克
谋杀
日期2017年10月1日
c. 10:05 – 10:15 p.m.
位置美國內華達州天堂市賭城大道
目标91號公路豐收音樂節聽眾
死者数量59
伤者数量851[1]

簡歷

帕多克出生於愛荷華州的柯林頓市,在家中排行老四他在1967年完成在柏德中學(在洛杉磯)的學業,後畢業於約翰H.法蘭西斯理工高中,然後在1977年取得加州大學商業管理學位。他的父親是班哈明˙華斯基˙帕多克是銀行搶匪,在帕多克七歲的時候被逮捕。班哈明被定罪後卻在1969年逃獄,之後便出現在FBI的緝捕名單上,而那個時候帕多克只有15歲。他的弟弟艾瑞克說,他們對父親所知不多,因為他很少跟他們在一起。

在1975到1985年之間,他在聯邦政府工作。在1976到1978年,他在美國郵政署當郵差。之後,一直到1984年,連續六年他都在國稅局擔任專員。他在這段期間的工作也不是這麼單純,他和他的兄弟曾經經營一家不動產公司,在1970到2000年早期,在洛杉磯擁有多筆不動產;他也經營出租業,他的親戚說他的身價至少值200萬美元。

帕多克同時也是一名狂熱的賭徒,他討厭陽光,習慣過著夜貓子的生活-在夜間賭博並在白天呼呼大睡。

在2017年10月1日,晚間十點零五分,帕多克從旅館的窗戶對著與會的民眾開火,造成58人死亡和851人受傷。

拉斯維加斯襲擊

在案發六天前的9月25日,他就已經入住曼德勒海灣大飯店,隨身攜帶了十個背包和一部電腦。事实上,案發時警方發現現場有23支不同型號的來福槍(四支 DDM4 rifles,三支 FN-15 rifles, 一支 AR-15 rifle with forward front grip, 一支 .308-caliber AR-10 battle rifle, 一支 AK-47和最少一支的 made-to-order LMT rifle)和一支手槍,其中兩支來福槍還配有高品質的瞄準鏡,總價十分昂貴。

9月28日,他搬進了可以俯瞰整個廣場的轉角房間,並待了整整三天。

10月1日晚間,在帕多克開槍的前幾分鐘,他在他房外的推車上設置了嬰兒專用的監視器,事實上,他透過門發射了近200發子彈,並射傷了一個試圖衝進第32層樓的保全。

晚間10:05時,整整十分鐘,他開始向下面的觀眾射擊數百發子彈。晚間10:15時,停止射擊,射擊動機不明。根據當局在案發後重建的事情經過可以得知,晚間10:17時,兩個警察率先抵達第32層樓,一分鐘後他的房門的位置就曝光了。在10:26和10:30之間,支援的警力開始清空32樓的走廊。晚間11:20,警方使用炸藥炸開開房門進入房間。一進門,帕多克已舉槍自盡,頭上有彈痕。他的房間除了武器之外,還有一張計算射擊精確度的手寫筆記,包含射程,觀眾距離等等的資訊。

根據警方調查,帕多克是獨自犯案,動機不明,也沒有證據顯示 他相信恐怖主义

參考資料

  1. Turkewitz, Julie; Goldman, Adam. .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3, 2017 [2017-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An earlier report based on unrevised version of the events can be found at: Winsor, Morgan; Jacobo, Julia; Margolin, Josh. . ABC News. October 5, 2017 [2017-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2. Maglio, Tony. . TheWrap. October 2, 2017 [October 2,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3. McCarthy, Andrew C. . National Review. October 2, 2017 [October 5,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4. Law, James. . The Queensland Times. October 3, 2017 [October 5,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5. . Yahoo! News Australia. October 3, 2017 [October 5,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6. Grinberg, Emanuella. . CNN. October 6, 2017 [October 6,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7. Adams, Char. . People. October 2, 2017 [October 2,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8. . [2017-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