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邦
生平
吴晓邦出生于一个殷实家庭。早年留学日本,但并非研修舞蹈专业。一次,他偶然观看舞蹈《群鬼》,受到震撼,遂投身舞蹈事业。1929年至1932年,吴晓邦三度赴日本,先后向师承德国表现派舞蹈体系的高田雅夫(Ma-sao Takada)、江口隆哉(Tacaya Eguchi)、和宫操子(Mi-Sako Miya)等人学习芭蕾及现代舞。同时,吴晓邦还重视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归国后,他在上海开办舞蹈学校。此外,他还先后于1935年、1937年举办了两次作品展示会,演出了《傀儡》、《送葬》、《小丑》、《浦江之夜》、《和平的憧憬》等十余个反映社会现实的舞蹈。他主张“为人生舞蹈”。[1]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晓邦辗转中国各地。该时期,他创作了近百个舞蹈作品,主题包括抗击法西斯,反对封建礼教,唤起民众等等。代表作有以聂耳的同名歌曲创作的独舞《义勇军进行曲》(1937年),以贺绿汀的同名歌曲创作的群舞《游击队员之歌》(1938年)。吴晓邦在回忆录中写道:“……一腔热血和一颗丹心交织在一起,才能产生出那样神奇的力量。”1942年,吴晓邦自编自演了独舞《饥火》。1945年,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吴晓邦与妻子盛捷(舞蹈家)一起赴延安,此后随军转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晓邦主要从事于舞蹈教学、理论研究、组织领导工作。[1]1951年3月17日起,在中央戏剧学院分别开办了崔承喜的“崔承喜舞蹈研究班” 、吴晓邦的“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它们“对今后中国舞蹈领域的重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1960年代,创办了集教学、创作、演出于一体的“天马艺术工作室”,以探索中国现代舞及新古典舞。1980年代,吴晓邦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办了中国内地唯一培养舞蹈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舞蹈系。他还出版了总计数百万字的著作。[1]
1995年,吴晓邦逝世。[1]
延伸阅读
- 于平、冯双白主编,百年吴晓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