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牟宗三北京大學哲學系三年級時(1932年)完成的作品,書名原為《從周易方面研究中國之玄學及道德哲學》,在臺灣重新出版時改為今名。該書並非為專門解析《周易》本文而作,其最大目的在於「確指中國思想之哲學的系統,並為此哲學的系統給一形式系統焉」[1];而又主要就胡煦焦循二人的易學著作來闡發其各自的「自然哲學」和「道德哲學」。牟宗三寫作此書時尚未接觸宋明儒學康德哲學,而是「在數理邏輯以及羅素懷悌海維特根斯什坦的思想背景下進行」[2],故與其後來的著作思想相較顯得十分不同;而牟氏亦對於年輕時的這部作品有所後悔。[3]

篇目內容

  • 導言
  • 漢之天人感應下的易學
  • 晉宋的佛老影響下之易學
  • 清胡煦的生成哲學之易學
  • 清焦循的道德哲學之易學
  • 易理和之絜合
  • 最後之解析

註解

  1. 該書〈自序〉
  2. 同註一
  3. 〈自序〉:「此書中所表現的一套自然哲學固可成一完整的一套,固亦可為青年心態之所喜,然據此而謬斷其他,則是青年人之狂言與妄論,故吾後來甚悔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