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毅

和田毅日语: Wada Tuyoshi1981年2月21日)是日本愛知縣江南市出身的職業棒球選手,司職投手,效力於日本職棒福岡軟銀鷹

和田 毅
福岡軟銀鷹 – 背号21
投手
出生: (1981-02-21) 1981年2月21日
 日本愛知縣江南市
打擊: 投球:
职业首秀
日本職棒:2003年4月1日,代表福岡軟銀鷹
美國職棒:2014年7月9日,代表芝加哥小熊
生涯成績
(2020年球季止)
勝投-敗投138-71
中繼-救援0-0
三振-四死1640-486
防禦率3.12
生涯成績
(2015年球季止)
勝投-敗投5-5
中繼-救援0-0
三振-四壞88-30
防禦率3.36
球队

NPB

MLB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概要

  • 和田的直球平均速度大約僅在135-140公里,即使處於日本職棒也是偏向慢的一方,但藉由其投球姿勢上的藏球特性與不錯的速球尾勁,依然算是具有威力的球路;搭配水準以上的銳利滑球還有變速球,再加上穩定的控球能力,和田依然能擁有優秀的三振能力。指叉球也曾是和田的實戰球路之一,但由於手肘曾受傷勢困擾,已大幅減少於實戰的配球中。
  • 屬於松坂世代、與松坂大輔紅襪)、新垣渚(軟銀)、杉内俊哉(前軟銀,現巨人)互為競爭對手
  • 齊藤和巳新垣渚杉內俊哉並稱為軟銀四本柱。
  • 暱稱為「わっち」「つよぽん」「つよくん」夫人による呼称から)、「ガッチャマン」(高中時候的暱稱為。和田の顔が「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の主人公・大鷲の健に似ているから)など。
  • 2012年與美國大聯盟巴爾的摩金鶯簽約後因手肘傷勢必須開刀整季報銷。
  • 2014年因春訓表現不如預期被小熊隊釋出。但釋出隔日又重簽小聯盟約。
  • 宣布與日本職棒軟銀鷹隊簽下複數年合約,確定將回去日本打球

個人情報

年度別投手成績

WHIP
2003 大榮
軟銀鷹
26268201450--.737781189.01652661111951077713.381.20
2004 19187001060--.625534128.11102338031152067624.351.15
2005 252540112800.600741181.21541757821674069663.271.16
2006 242463314600.700657163.11371842111362057542.981.10
2007 2626200121000.545757182.01681542351696165572.821.15
2008 23233028800.500671162.01671236131233065653.611.25
2009 15131104500.44433784.172132401871039384.061.14
2010 262610117800.680696169.11451155011692059593.141.18
2011 262642216500.762726184.2145740041685033311.511.00
2014 小熊 13130004400.50028969.16771913570028253.251.24
2015 870001100.50013632.13051111310114133.621.27
2016 福岡軟銀 242421015500.750662163.01382238051570058553.041.08
2017 8700040001.00018147.0341800341013132.490.89
2019 12120004400.50024057.256111402450026253.901.21
NPB:12年 25425038991307000.65069831712.11491176455142815652716285963.131.14
MLB:2年 21200005500.500425101.297123024880142383.361.25
  • 各年度的粗字為該聯盟最高


背號

NPB

  • 21 (2003年-2011年, 2016年-)

MLB

  • 18 (2012年)

MLB

  • 67 (2014年7月9日-)
  • 18 (2015年-)

獎項・表揚

  • 最多勝:2次(2010,2016)
  • 最高勝率:1次(2016)
  • MVP:1次(2010)
  • 年度最佳新秀:2003
  • 最佳九人:1次 (投手部門:2017)
  • 日本職棒交流戰最優秀選手:1次(2010)

個人記錄

  • 全明星賽出場:5次(2003年,2004年,2010年,2011年,2016年)
  • 開幕戰投手:4次(2005年,2009年,2011年,2017年)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