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喀托火山
喀拉喀托火山(印度尼西亚语:)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又名拉卡塔岛(印度尼西亚语:)。它是一座活火山,原高813公尺,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地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1883年等级为VEI-6的大爆发,释放出250亿立方公尺的物质,远在毛里求斯岛都能够听到这次喷发的剧烈声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為火山爆發指數第6級。这次喷发以及继发的海啸摧毁了数百个村庄和城市,50000多人死于非命,同時造成全球進入4年的火山冬天。原有的喀拉喀托火山的三分之二在爆发中消失,新的火山活动自1927年又产生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火山岛,名為喀拉喀托之子火山。該火山於2018年再次爆發,引發海嘯,火山體積縮小了四分之三,高度从338公尺减少到110公尺[2]。
喀拉喀托火山 | |
---|---|
喀拉喀托火山 喀拉喀托火山的位置 | |
最高点 | |
海拔 | 110公尺 |
6°6′S 105°25′E | |
地理 | |
位置 | 印度尼西亞 |
地质 | |
山脈類型 | 层状火山 |
最近噴發 | 2018年6月-8月[1] |
1883年噴發
早在1883年噴發的前一年,火山附近的地震便開始頻繁起來。從1883年5月20日起,蒸氣在群島最北的佩爾博瓦坦島觀察到。但火山活動在5月底停止。
7月20日開始,火山開始噴發,噴發所造成的波動使得停泊中的船隻需以鐵鍊加以固定。8月11日更大的噴發發生,火山灰從至少7個孔冒出。8月24日噴發變得更頻繁。8月26日,火山進入了陣發期,每隔10分鐘可以聽到連續的爆發。
8月27日,該火山進入了最後劇烈變動的階段。在早上5:30、6:42、8:20及10:02分別發生了四起猛烈的噴發,其中最後一次是最大最響的。每一次噴發都伴隨著大海嘯,據相信超過了30公尺高。噴發是如此的猛烈,3,5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亞與4,800公里外的羅德里格斯島都能聽到噴發的劇烈聲響。
小型的噴發一直持續到了10月。噴發過後,原來的火山島大部份消失,只剩原來的南部,並留下了一個250公尺深的破火山口。
大爆發所造成的火山碎屑流、火山灰與海嘯對該地區及全世界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距離火山13公里遠的塞貝西(Sebesi)島沒有任何生還者,3,000居民全部罹難。距火山40公里的蘇門答臘海岸村莊凱蒂姆邦,有約1,000人被火山碎屑流所殺死。荷蘭官方的統計數字為36,417人罹難,許多蘇門答臘與爪哇的定居點被毀。許多文件報告發現了人類屍體被沖上了東非海岸。喀拉喀托火山噴發所造成的海嘯在2004年南亞海嘯發生前是印度洋地區所造成死傷最慘重的海嘯。一些爪哇部份地區的人口自此沒有恢復,這些地區重新被叢林所占據,並成為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的一部份。在火山爆發後的一年中,北半球的夏季氣溫平均下降了0.4攝氏度[3]。噴發後的4年全球異常寒冷,甚至在1887年至1888年冬季發生強烈的暴風雪[4],同時全球多處地方都有降雪紀錄。[5]
20世紀以後火山活動
Anak Krakatau("喀拉喀托之子")是1927年6月才冒出海面的火山島。最初該島被海浪的力量所拍打削平,但最終火山的生長速度超過了海浪的侵蝕速度。1930年8月,喀拉喀托之子終於成為永久島嶼,自那以後一直是火山學家研究火山島形成的對象。自1950年代開始,該火山島以每星期約13公分的速率持續增高中。
2018年12月22日,該火山再次噴發,並造成海嘯[6]。截至12月24日,已造成430人死亡,1400多人傷,150人失蹤[7]。根據《衛報》報道,海嘯造成海底山體滑坡[8]。12月23日,分析衛星圖像和直昇機拍得的影像後發現火山西南麓連同山峰發生了山崩,沉入海中,造成海嘯[9][10],火山因此失去了其三分之二的水面上高度和體積,餘下大約110(360英尺)高[2],體積縮減1.5億至1.8億立方公尺,只餘下4000萬至7000萬立方公尺左右[11]。
2020年4月10日晚上10时左右,喀拉喀托火山发生喷发[12]。
圖片
- 1883年噴發後地理上的變化
- 喀拉喀托群島, 1992年5月18日
相關文化
參考資料
- 史密森博物院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Krakatau
- Amos, Jonathan. . BBC News. 2018-12-29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英国英语).
- Bradley, Raymond S. (PDF). Climatic Change. June 1988, 12 (3): 221–243 [2020-09-19]. Bibcode:1988ClCh...12..221B. ISSN 0165-0009. doi:10.1007/bf001394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3) –Springer (英语).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DF). [2020-09-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22).
- Gleiser, Marcelo. .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16: 160. ISBN 9781611689402 (英语).
- . telegraph.co.uk. 23 December 2018 [23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 Amos, Jonathan. . BBC News. 24 December 2018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 Justin McCurry; Frances Perraudin; agencies. . The Guardian. 23 December 2018 [23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5).
The tsunami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caused by undersea landslides that followed an eruption of the Anak Krakatau volcano.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seismic tremors to indicate a tsunami was coming.
- . Volcano Discovery. 25 December 2018 [26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 . 自由時報. 2018-12-28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星島日報. 2018-12-30.
- .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