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网

四月网,是一个带有国家主义色彩的小型政治新闻评论网站,其前身是anti-cnn

歷史

初创

2008年西藏事件后,一些中国留学生认为西方媒体的报道具有“歪曲和偏向性”,进行了各种抗议行为,并把收集整理的新闻报道上载至YouTube,引发轩然大波。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畢業生饶谨在接受李世默的资金后,于3月18日建立Anti-cnn.com网站,号召“收集整理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1][2]

3月20日,Anti-CNN.com上线,网页标题为“西藏真相”,口号“用‘翔实的图片和视频证据’展示部分西方主流媒体的失实报道”、“号召网民收集西方主流媒体歪曲报道的证据”。Anti-CNN.com建立不久,便得到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题《正告CNN:网民为什么愤怒?》的报道[3]。两个月内,Anti-CNN.com会员数突破10万人[4]

4月,因北京奥运会开始的民粹主義浪潮催生了以80后为主的“四月青年”,成为Anti-CNN访问人群和志愿者的主流。

4月7日至8日,Anti-CNN曾数次瘫痪,有媒体称是黑客所为。饶谨称,Anti-CNN有四十多位版主,每天最多時有六千多篇帖子。[5][1]

2009年初,凤凰网发布“08年度传媒先锋”专题,饶谨名列其中。凤凰网评论饶毅称“西方媒体歪曲西藏3.14事件的发生4天之后,他建立了Anti-CNN.com网站,向西方世界最强势的电视媒体美国CNN公开宣战”[6]

后期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Anti-CNN和其他时评网站一样,进入低潮期。2010年,四月传媒成立,Anti-CNN改版,据称饶谨为此获得了一笔1000万元的投资。

2011年3月,两名网友在王府井拍摄到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的身影,四月网推出专题“美国大使说他来王府井打酱油,你相信么?”。

2012年,乌有之乡毛泽东旗帜网等网站被关停,大量人涌入四月网,饶谨在微博贴出了四月网流量走势图[7]。但不久之后,四月网也同毛泽东旗帜网、民声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一样被关闭。

2013年,四月网大股东决定不再追加投资。8月16日,饶谨开会,决定让编辑“回家办公”。此后,四月网访问量骤降。[8]

2013年9月4日,投资人派人来四月网解决财务问题,事后饶瑾曾离职,四月网稱:饶瑾离职是个人发展问题。[9]但随后饶谨取得了网站的控制权,并宣布其退出公司的口头协议无效。

12月19日,《南方周末》刊文揭露饶谨利用四月网圈钱。报道称,“一千万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花光”的速度引起了员工的怀疑,他们核算後認為两年半最多只需花費400万。员工们开始去查财务资料,查出一堆问题:包括公司有两个吃空饷的名额,其中一个是饶谨的表妹;公司转租出去的樓房租金没有进入公司的账户;公司有一笔219.8万的無故账务支出,而同一时间饶谨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饶谨对投资中600万元款项的使用情况无法解释[10]

争议

反CNN网得到了来自官方的些许“关照”。按中國法规,所有网站成立均需备案,超过20个工作日不备案将被关闭,而Anti-CNN网开办32天后才备案。而后一家架设在Google Page Creator,监督Anti-CNN的Anti-Anti-CNN网站anti.anti.cnn.googlepages.com,则迅速被网络防火长城封鎖,无法正常访问。[11]

2008年4月10日,Matthew Lee创办的Inner City Press声称,联合国“审查”屏蔽了Anti-CNN.com。[12]

近几年,围绕Anti-CNN.com及饶谨的争议不断见诸网络和报道,Anti-CNN.com的办网宗旨和投资去向不断引来质疑。 [13]

西方媒体评论

美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指出,由于中國媒體完全由中共當局控制,中國人過度依賴官方媒體提供的論調與新聞。因此,西方媒体的报道,常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有“天壤之别”,導致中国部份网民因而产生「反西方情绪」,這些網民集中在anti-cnn.com一类网站上发表意见,而中共官方媒体對網民反應“大肆渲染”。 BBC中文网报道,被Anti-CNN网站用来攻击西方媒体的错误大都是照片剪裁或照片注解等属于BBC的"小失误"。这些错误当然是重要失误,但有种把这些错误加以利用的"民族主义"嫌疑。[14]”。

参考文献

  1. . [2012-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8).
  2. “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anti-CNN网站宗旨
  3. . [200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6).
  4. . [2012-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02135331/http://www.ha.xinhuanet.com/fuwu/jiaoyu/2008-04/10/content_12924636.htm.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2).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6. .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6).
  7. . 新浪微博. 2012-03-18 [201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3).
  8. 《南方人物周刊·四月青年维权记》 2013年10月14日 34期
  9. 《南方人物周刊·四月青年维权记》
  10. . [2013-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1).
  11. .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12. . Inner City Press. 2008-04-10 [2009-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3).
  13. {{cite web | url=http://www.infzm.com/content/968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14. . 2008-03-26 [2012-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