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手賽 (台灣棋院)

台灣國手賽台灣棋院主辦,台灣現行頭銜棋戰之一。最初為2000年開辦的升段賽,於2003年改制為(舊)亞藝盃,2005年又改制為現行的國手戰。「國手」之意並非現今「代表國家出賽的選手」的意思,而是自古中國將全國最強的圍棋棋士尊稱為「國手」,中國圍棋會來台復辦後,即曾以國手之名舉辦國手賽,中華民國政府也曾贈與吳清源「大國手」的尊稱。

台灣國手賽
基本資料
主办单位 台灣棋院
优胜奖金 冠軍50萬、亞軍20萬
挑战手合 挑戰賽五戰三勝
比赛规则 比目法,黑先貼6.5目
种子规定 上屆亞軍,及去年獎金排行前7名
创办年份 2005年

賽制

  • 上屆亞軍,以及去年獎金排行前7名為種子;單敗淘汰制。最後勝出者獲挑戰權。
  • 挑戰賽採五戰三勝制,勝者為本屆「國手」。
  • 規則:採比目法,黑先貼6.5目。
  • 用時:
    • 每局各用時2小時,最後3分鐘讀秒,60秒3次。
    • 挑戰賽:每局各用時3小時,最後5分鐘讀秒,60秒5次。

獎金

  • 第一名國手獎金:50萬元。
  • 第二名獎金:20萬元。
  • 挑戰者決定戰:勝者無對局費,落敗者對局費40,000元。
  • 四強之戰:每局每人對局費32,000元。
  • 八強之戰:每局每人對局費16,000元。
  • 十六強之戰:每局每人對局費8,000元。
  • 非十六強之戰:每局每人對局費3,000元。

歷屆冠軍

屆次年份冠軍比數亞軍保留備註
(舊)亞藝盃
12003年周俊勳 九段8:7林至涵 四段
22004年林至涵 五段8:7林聖賢 七段
國手賽
12005年蕭正浩 四段7:6陳詩淵 四段林至涵、彭景華陳詩淵加賽獲亞軍
22006年陳詩淵 五段3:0蕭正浩 國手林至涵、周俊勳首度採挑戰制
32007年陳詩淵 國手3:2蕭正浩 五段周俊勳、林至涵
42008年林至涵 八段3:1陳詩淵 國手蕭正浩、庾炅旻
52009年林至涵 國手3:2蕭正浩 六段陳詩淵、庾炅旻
62010年林至涵 國手3:2林書陽 六段蕭正浩、陳詩淵
72011年林至涵 國手3:0蕭正浩 七段林書陽、陳詩淵、黑嘉嘉
82012年陳詩淵 九段3:1林至涵 國手王元均、蕭正浩、周俊勳
92013年蕭正浩 八段3:1陳詩淵 國手王元均、周俊勳、林立祥
102014年蕭正浩 國手3:0王元均 七段林立祥、周俊勳、陳詩淵
112015年陳詩淵 九段3:2蕭正浩 國手林立祥、楊博崴、王元均
122016年陳詩淵 國手3:0蕭正浩 九段
132017年陳詩淵 國手3:2林君諺 七段
142018年王元均 九段3:0陳詩淵 國手
152019年許皓鋐 六段3:0王元均 國手
162020年許皓鋐 國手3:1陳祈睿 六段
  • 註1:庾炅旻六段於2010年前往澳洲發展,放棄保留的循環圈席位。
  • 註2:2017年第十三屆國手賽將改採單敗淘汰制,故第十二屆起循環圈無保留名額。

沿革

升段賽時期

  • 2000年 台灣棋院成立,升段賽開辦

亞藝杯時期

  • 2003年 第一屆亞藝盃
    • 台灣棋院廢除升段賽制,實施新升段辦法,原升段賽改制為第一屆亞藝杯
    • 亞藝影音、台灣棋院文化基金會主辦
    • 本賽:採十人循環賽制,由當時最高段位五人(周奎宏六段棄權,陳永安五段替補)免選加上五名預選出線者組成.循環圈保留五人,淘汰五人。
    • 冠軍獎金:15萬元;亞軍獎金:8萬元。
    • 2003年10月25日結束。
  • 2004年 第二屆亞藝盃
    • 首屆冠軍周俊勳棄權,預選人數增加為六人.
    • 2004年4月11日開賽,2004年7月25日結束。
    • 2005年亞藝盃改制為第一屆國手戰

國手賽時期

  • 2005年 第一屆國手賽
    • 亞藝杯改制為第一屆國手戰
    • 本賽:採九人循環賽制由第二屆亞藝杯保留五人及預選出線四人組成。
    • 預賽:採雙敗淘汰,勝部取二人,敗部取二人。
    • 第一名為國手,第2-4名循環圈保留,淘汰五人。
    • 淘汰者隔年需從頭由預選賽打起。
    • 冠軍獎金:20萬元;亞軍獎金:8萬元。
    • 循環圈:對局費1萬元,勝局6千元。
    • 預賽:4千元。
    • 2005年5月19日開賽,2005年11月15日結束。
  • 2006年 第二屆國手賽
    • 正式實施挑戰賽制,決賽採五番棋挑戰賽制。
    • 本賽:採八人(保留三人,淘汰五人)循環賽,勝出者取得向國手挑戰資格。
    • 預賽:採雙敗淘汰,勝部取二人,敗部取三人。
    • 冠軍獎金增至25萬元。
    • 2006年3月25日開賽,2006年9月24日結束。
    • 連續二屆本賽出賽:蕭正浩、陳詩淵、林至涵、彭景華、黃祥任
  • 2007年 第三屆國手賽
    • 預賽2007年4月11日開賽,8月30日結束
    • 本賽2007年6月14日開賽
    • 連續三屆本賽出賽:蕭正浩、陳詩淵、林至涵
  • 2008年 第四屆國手賽
    • 預選採二階段:初賽取16人晉級複賽,對局費4千元,複賽16人取五人晉級循環圈,對局費5千元
    • 循環圈對局費1萬元,勝局獎5千元,加賽無勝局獎
    • 國手冠軍獎金30萬元,亞軍15萬元
    • 連續四屆本賽出賽:蕭正浩、陳詩淵、林至涵
    • 上屆保留周俊勳因簽約事件遭主辦者片面禁賽,本屆本賽為七人循環賽
  • 2009年 第五屆國手賽
    • 蕭正浩六段在循環圈取得六連勝後,提前獲得挑戰權(最後戰績為六勝一敗)
    • 林至涵國手演出台灣職業圍棋史上首度五番棋大逆轉(二連敗後三連勝),締造二連霸
  • 2010年 第六屆國手賽
    • 因簽約事件落幕,周俊勳睽違兩年重返循環圈
    • 上屆循環圈保留的庾炅旻五段,因赴澳洲發展棄權,因此原有預賽只取五人晉級,改取六人
    • 林至涵國手再次下滿五番棋,擊退林書陽六段締造三連霸
  • 2017年 第十三屆國手賽
    • 改採單敗淘汰制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