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其中一個學院,主要對臺灣客家族群的語言通變、文化發展和政治參與等面向進行教學和研究。

客家文化學院

歷史

國立交通大學於1958年在臺灣新竹復校,其位置與桃竹苗地區的客家族群的連結,符合政府政策和學術發展期望。於2002年底向教育部提出籌設客家文化學院[1],並和新竹縣政府協商學院用地,最後擇定緊鄰學校竹北校區的民俗公園預定地一2.5公頃的土地興建館舍,2007年2月開始興建工程[2]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於2004年3月5日正式成立,隨學校2021年2月1日改制而更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目前設有2學系、2碩士班、1博士班、1研究中心如下:

名稱設立時間
人文社會學系2004
傳播與科技學系2003
族群與文化碩士班2008
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2006
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2018
國際客家研究中心2003

由知名建築師謝英俊設計之學院館舍於2010年落成啟用,現任院長為黃紹恆教授[3]

學術貢獻

  • 自2002年籌設學院起即開始客家文史研究計畫,至今已16年[4],其中,全球客家研究於2013年創刊,每年5月和11月發行,刊載臺灣及他國學者關於客家的優異論文,旨在建立一個學術交流平台,推動理性且多元族群的社會建構[5]。學院也和地方教育或文史工作者合作,推出推廣課程和工作坊。
  • 2018年12月24日,新竹縣關西鎮公所和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共同發表關西鎮志,全書經兩年多編纂約一百萬字,包含地理、歷史、原住民等十四個篇章,現任新竹市議員吳發仁表示:「本書不僅為後世保存珍貴的關西發展史料,將它付梓更具重要的傳承意義。」[6][7][8]
  •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於2019年1月31日出版,4月20日在新竹或者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9]。總主編由張維安教授擔綱,目標是將分散的各篇優異論文依性質、整理、編輯,讓國內外研究學者至大眾能迅速掌握客家研究的成果累積,以「共同省思臺灣客家的過去與未來」作為宣傳標語。

榮譽

  • 全球客家研究獲得國家圖書館2016年「最具影響力人社期刊獎」人類學組第一名、區域研究與地理組第二名[10],2019年再度獲得「知識影響力獎」人類學組第一名[11]

榮退教授

  • 莊英章(2005年9月至2011年7月為客家文化學院講座教授兼第一任院長)

參考資料

  1.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2. . www.president.gov.tw. [2019-05-16] (中文(台灣)‎).
  3.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4. .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5. . ghk.nctu.edu.tw.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6. . 自由電子報.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台灣)‎).
  7. 中時電子報. . 中時電子報. [2019-05-15] (中文(台灣)‎).
  8. .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台灣)‎).
  9.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新書發表會活動現場照片
  10. .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台灣)‎).
  11. .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台灣)‎).

另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