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小說

圖像小說英語:),是一種利用漫畫表現語法進行創作,並且集結成書的作品,目標是給普遍成人讀者閱讀。在當今西方漫畫創作界,這個名詞通常隱含著內容更複雜、更有企圖心的意涵,想要和傳統針對兒童創作的漫畫做出區隔。[1][2]

然而現今的視覺文學在表現方式上引進攝影、設計與現成物件等當代手法,並不一定只用圖畫(graphic)表現[3]。內容方面,也包含大量報導、時事議題、傳記、回憶錄、隨筆、遊記等「非小說」(non-fiction)類型的內容,大大超出了字面意義上的「小說」(novel)。

鼠族》在1992年以漫畫形式首度普立茲獎,2000年後《我在伊朗長大》(直譯《波斯波利斯》)在西方世界狂銷,讓Graphic Novel這個名詞進入出版主流市場。美國視覺文學家艾莉森·貝克德爾以《悲喜交家》(或譯《歡樂之家》)橫掃眾多同志與傳記文學獎,並因突破性的敘事成就,與人權律師、科學家等並列榮獲2014年麥克阿瑟基金會傑出表揚[4]如今全球許多國家的文學獎助,都開始補助視覺文學。[5]全球文學節紛紛邀請視覺文學的創作者與會,更是前所未見的新現象。[註 1]

德國重要視覺文學出版社「Reprodukt」創辦人德克·雷姆(Dirk Rehm)說:「視覺文學這個詞對行銷有具體幫助。現在德國有些成人讀者甚至會說我看視覺文學,不看漫畫。」[6]這就像同樣讀小說,卻有明確的讀者區隔,來滿足不同的需求。視覺文學的讀者比較接近文字書讀者,而非娛樂性的漫畫讀者。如今,柏林國際文學節邀請視覺文學作者與會,視覺文學作品《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改編電影奪下坎城金棕櫚大獎;《歡樂之家》(Fun Home: A Family Tragicomic)叫好叫座的改編百老匯歌舞劇,甚至舉辦了學術研討會;而東京世田谷文學館於2015年舉辦漫畫家/視覺文學作者岡崎京子特展……[7]。從這些現象我們也可看到同為廣義的漫畫,其定位卻截然不同。

2000年後,從《吉米·科瑞根》、《我在伊朗長大》到《悲喜交家》,視覺文學類陸續出現叫好叫座的代表作品,進而帶動主流閱讀市場,並在世界出版不景氣之下逆勢成長。德、英、荷、加等視覺文學類的市場小國,如雨後春筍陸續成立新銳視覺文學出版社,而英美正規大型文學出版社也都開始投入經營。[8]甚至日本漫畫作品翻譯到海外,只要目標為成人讀者,文學藝術性強烈,也都被歸類到視覺文學的分類當中,譬如妖怪大師水木茂[9],或者法國銷量比日本更高的國際大家谷口治郎[註 2]

語源

將Graphic Novel翻譯成「視覺文學」有其背景:Graphic這個字強調的是這種文體起源於漫畫的圖像閱讀特色,但是當今不乏結合攝影、設計與繪畫等多種表現手法,因此我們採用較廣義的「視覺」一詞。《逝者之城手記》,結合漫畫與攝影做報導,呈現埃及的政治社會變遷,就是一個例子。幾年前國際暢銷的陳志勇的《抵岸》引進台灣時,通路將其歸類為繪本/圖畫書,但事實上在世界各國,書店、漫畫店與圖書館都將其陳列在視覺文學區

從字源學回顧Novel這個字,我們會發現它描述的是17世紀以來的寫實主義散文敘事作品(相對於傳統西方文學史的浪漫和史詩)。堂吉訶德被當成第一部小說,並不是說在堂吉訶德之前沒有這類說故事的散文敘事作品,而是那些作品並非用寫實主義當原則去描述世界。現今的視覺文學包含了大量報導、時事議題、傳記、回憶錄、隨筆、遊記等「非小說」(non-fiction)類型的內容,大大超出了字面意義上的「小說」,因此將其譯為「文學」較為恰當

歷史

50年代的美國相當保守。政治上,麥卡錫利用反共的名義,剷除異己、推行白色恐怖,自由解放被當成威脅社會安定的毒瘤。這股緊繃的氣氛延伸到立法機關,官員聽信保守派心理學家的說法,覺得電視和漫畫毒害青少年影響社會風氣。1954年,《漫畫自律法》(Comic Code Authority)正式推行,此後所有漫畫出版品都必須接受美國漫畫雜誌出版商協會審查,否則不得在市面上流通。這項自律法的內容非常耐人尋味,譬如:規定黑人不得擔任主角,警察在故事中不得被畫為反派,非正常性行為(如同性愛)不得出現在漫畫內容當中等等。從同志議題、性自主到政治參與,「兒童不宜」這個標籤,變成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鞏固國家暴力的工具,進而直接干預言論自由。

隨著60年代反戰、性別平權、消弭種族歧視等等運動興起,年輕世代開始利用自己熟悉的表現方式衝撞當權主流。漫畫就像搖滾樂,透過年輕人熟悉並喜愛的表現形式,開始和社會對話。既然不能正式出版,英美的漫畫家們把comics改成comiX,自己把自己標上限制級的「X」,進行地下獨立出版,正面挑戰保守價值觀。與此同時,日本也出現相似的運動,反美、反戰還有左翼思潮結合在一起,學運學生高喊標語,一手高舉國際新聞雜誌,一手高舉漫畫刊物。就像電影有新浪潮一樣,漫畫就在這時出現自己的新浪潮,開始席捲全世界。

戰後嬰兒潮在這股社會變遷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創作者和讀者一起長大,不再想要只是畫騙小孩的囡仔冊,希望透過自己的畫筆和世界對話。另一方面,創作題材也跟著社會關懷的方向一同解放,不再侷限於冒險、愛情與英雄,同時也可以描繪絕望、社會黑暗、複雜人性或者價值衝突。1964年,長井勝一在日本創辦漫畫雜誌《GARO》,吸引安西水丸(插畫家)、系井重里(廣告創意總監)、鶴見俊輔(當代重要哲學家)、鈴木清順(藝術電影大導)等文化人投入,廣受學運時代支持。美國發展到80年代,漫畫家Art Spiegleman不僅創辦前衛漫畫藝文雜誌《RAW》,更以《Maus》這部動物擬人化作品,描繪父母逃離納粹大屠殺的個人經驗,首度以漫畫奪下普立茲獎。

為了區隔自己畫的東西和過往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群的「漫畫/Comics」不同,東西方漫畫界先後發明「劇畫」、「萬畫[10][11]」、「BD Novel」、「Illustories」、「Picto-Fiction」「[Sequential Art」等各式各樣的名詞作區隔。如今一般傾向用「動畫」(animation)而非「卡通」(cartoon)來描述影像類的繪製作品,正是為了擺脫稚氣,包容更廣的藝術概念與表現形式。在發展50年後,「視覺文學」(Graphic Novel)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專門文類。日本主流出版社改用「青年漫畫」「女性漫畫」指稱成人閱讀的漫畫作品,直接因應三十歲到五十歲的目標讀者群創辦漫畫雜誌。當日本漫畫作品翻譯到西方世界,西方出版社也都會依據作品的文學藝術性作區隔,把手塚治虫谷口治郎等重新包裝定位成視覺文學。

物質性

漫畫與視覺文學的定位區隔與差異,在一般書店表現更明顯。在美國這個文類還有另一個意義,因為一般所謂的「comic books」指稱的是輕薄的漫畫期刊,普遍規格約30頁,只能進入雜誌通路在書報攤販售,不被當成真正的書。北美過去的comic books會四五冊集結成稍有厚度的合訂本(Trade Paper Back: TPB)。然而兩到三本合訂本才會集結成書的厚度。

這種物質特性促使一般書店完全不會販賣「comic books」,只會販賣集結成書的「視覺文學」。在視覺文學出現之前,美國並沒有漫畫「書」的概念。[12]如今,輕薄廉價的Comics只會在書報攤和漫畫專門店販售,不可能出現在一般書店。一般藝文、社科等人文書店可能完全不進青少年漫畫,但是卻普遍擁有視覺文學專區。從舊金山垮世代文藝詩人獨立書店「City Lights Bookstore」,到倫敦大型獨立書店「Foyles」,我們都可以看到視覺文學以獨立專區陳設在純文學、類型小說與藝術設計之間,櫃位連年擴大,甚至占滿整面牆。

爭議

如同許多發展中的概念,這個專有名詞至今還是充滿爭議,並沒有非常嚴謹的定義,即使在西方世界,在不同的圈子我們也會看到不同的用法。學術圈、視覺文學出版社、帶有文藝傾向的漫畫創作者認為這個名詞有助於進行讀者區隔[1],然而並非每個作者都接受自己被貼上這樣的標籤。

在北美,由於物質性的限制,因此只有集結成冊,看起來像是書的作品才有辦法進入書籍通路。因此,有些書店和漫畫店會將所有頁數較厚裝訂成冊的漫畫作品,包含短篇合輯、通俗流行漫畫的單行本等等通通歸類為視覺文學。商業主流出版社為了爭取不同讀者群,也會把這當成是宣傳行銷術語使用,使得這個名詞涵蓋的範圍與定義有點曖昧。譬如說,紐約漫畫專賣老店「Forbidden Planet」裡面把成書的漫畫櫃位全部稱之為「視覺文學區」。

參看

  • 單行本

註腳

  1. 可以Google搜尋 "literature festival graphic novel",會有非常驚異的發現。
  2. 請Google搜尋"Jiro Taniguchi"和"Roman graphique"或"graphic novel",可看到法、德、英語都已普遍將他的作品歸為視覺文學。

參考來源

  1. . 大英百科全書. Britannica Group, Inc.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英语).
  2. 英國重要漫畫史家Paul Gravitt在全球文學網English Pen針對Graphic Novel起源與定義撰寫的專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譬如艾曼紐•吉拜與攝影師合作記錄無國界醫師進入阿富汗的國際獲獎大作《攝影師
  4. 參見麥克阿瑟基金會得獎人介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紐西蘭重要作者提姆·吉柏森(Tim Gibson)創作線上漫畫《蛾城》(Moth City)獲得紐西蘭藝術委員會「創意紐西蘭文學補助」(Creative New Zealand Literature Fund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除此之外,比利時(Flemish Literature Fund)、芬蘭(Finnish Literature Exchange)、荷蘭(Dutch Foundation for Literature)也都有進行相關補助。
  6. 參見我們錯過的50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 參見東京世田谷文學館媒體新聞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8. 早在1995年,聲譽卓著的企鵝出版社就已開始媒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和以《陰屍路》紅遍全球的查理·艾德勒,合作創作視覺文學。
  9. 參見北美出版社Drawn & Quarterly的水木茂作者介紹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石之森章太郎. . NTT出版. 1998: 18–26. ISBN 978-4757150089 (日语).
  11. . 石ノ森WEBサイト〜変身!〜. 石森プロ. [2012-10-23]. (原始内容 (PNG)存档于2013-03-20).
  12. 參見當諾貝爾文學獎 搭上《陰屍路》——專訪北美視覺文學專業出版社Drawn & Quarter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參考網頁

參考書目

  • Graphic Novel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by Paul Gravett
  • Understanding Comics: The Invisible Art by Scott McCloud
  • The Victorian Age: Comic Strips and Books 1646-1900 Origins of Early American Comic Strips Before The Yellow Kid, Overstreet Comic Book Price Guide #38 2008 pages 330-366 by Robert Lee Beerbohm, Doug Wheeler, Richard Samuel West and Richard D. Olson, PhD
  • Weiner, Stephen & Couch, Chris. Faster than a speeding bullet: the rise of the graphic novel, NBM, 2004, ISBN 978-1-56163-368-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