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
坐禪(梵語:pratisaṃlāna, pratisaṃlayana;巴利語:paṭisallānā, paṭisallīna)[1][2][3],又稱禪坐、打坐、靜坐、燕坐或宴坐,是指在靜室內以坐姿禪修,源起於印度瑜伽。步行走動禪修叫作行禪、經行(梵語:caṅkramati;巴利語:caṅkamati)。
禪修的坐姿有很多,其中最受尊崇的是七支坐法。傳入中國之後,道教及儒教也將坐禪列為自我修練方法之一。
歷史
佛陀成道時,於菩提樹下端坐靜思,其後又在阿踰波羅樹(ajapāla)下七天、目真鄰陀樹(mucilinda)下七天、羅闍耶恒那樹(rājāvatana)下七天端坐思惟,這是佛教坐禪之始[6]。又,經藏中記載佛陀成道後,會在白日坐禪,傍晚用功完畢,從靜室出來,接著在屋外陰影處經行[7]。
菩提達摩東渡後,禪宗漸興,專以修禪為悟道要法,提倡二入四行,壁觀安心。此外,僧叡、慧遠、智顗等皆勸人坐禪[6]。以坐禪為名稱的著作,例如:
禪坐姿勢
佛教將威儀分成行(gamana)、住(梵 sthāna;巴 thāna)、坐(梵 nisadyā;巴 nisajjā)、臥(sayana)四者,禪修主要是以坐姿為主,經行為輔。但是坐禪之中又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細項,但是傳統上以七支坐法為最圓滿的修行方式。
参见
- 善坐
- 止觀
參考文獻
- .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 .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 《雜阿含807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
《相應部54相應11經》: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我要獨坐三個月(temāsaṃ paṭisallīyituṃ),除以一人送施食外,不論誰都不應該來見我。」 -
《雜阿含968經》:給孤獨長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諸比丘禪思未起,我寧可過諸外道住處。」
《別譯雜阿含202經》:(給孤獨長者)復作是念:「我若往彼,日時故早,如來猶未從禪定起,我今應先至彼外道所住之處。」
《增支部10集93經》:那時,屋主給孤獨這麼想:「這大概不是見世尊的適當時機,世尊在獨坐(Paṭisallīno bhagavā);也不是見值得尊敬的比丘們的適當時機,值得尊敬的比丘們在獨坐,讓我前往其他外道遊行者們的園林。」 -
《雜阿含234經》:時,舍利弗從禪覺(pratisaṃlayanād vyutthāya),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中部151經》:那時,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paṭisallānā vuṭṭhito),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 .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中阿含婆羅婆堂經》:爾時,世尊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堂上來下,於堂影中露地經行
《長部27經世界開端經》:那時,世尊在傍晚時,從獨坐(paṭisallānā)中出來,從高樓下來後,在屋外高樓影子處經行(caṅkamati)。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