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令

夏之令-?),字靖之河南光州人。晚明官員。萬曆丁未進士,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天啟年間,因直言得罪魏忠賢閹黨,下獄迫害而死。

生平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拜四川道監察御史。因直言得罪崔呈秀魏廣微等閹黨。夏之令與周朝瑞袁化中三人爲同榜進士,為莫逆之交,見朝政日益敗壞,閹黨勢力猖獗,痛心疾首,歎息落淚。不久,魏忠賢等矯詔興起大獄,三人皆先後下鎭撫司獄,嚴刑拷打。之令大呼高皇帝而死。崇禎初年,追贈太僕寺少卿。[1]

註釋

  1. 《東林列傳·卷三》:夏之令,字伯先,光州人。萬曆丁未進士,拜四川道御史。以直言忤崔、魏并逆璫。之令與周朝瑞、袁化中三人,同年中最為莫逆,每見時事日非,璫燄日熾,無不扼腕椎心,仰天泣血也。旣而正人俱斥,朝廷一空,又逆璫矯詔,興大獄,緹綺四出。三人皆先後下鎭撫司,拷掠慘備。之令大呼高皇帝而死。天下哀之。崇禎初,贈太僕少卿。

參考文獻

  • (清)陳鼎撰,《東林列傳》,《四庫全書》收錄
官衔
前任:
錢天胤
明朝攸縣知縣
萬曆年間
繼任:
許大經
前任:
蘇懋祉
明朝歙縣知縣
萬曆年間
繼任:
王啟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