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位于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著名的佛教历史遗迹大雁塔位于寺中,其南北分别被大雁塔北、南广场所围。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亦是唐武宗会昌毀佛时,少數被敕令保留的佛寺[1]。其迄今已有1360余年歷史。

大慈恩寺正门

历史

大慈恩寺的一個景觀,院內建有大雁塔
大慈恩寺院內建有大雁塔

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高祖武德年间已经废弃,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当时的太子李治为了母亲长孙皇后追薦冥福而重新修建,改名大慈恩寺。[2]

寺内建筑

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代,寺院新建落成以后,玄奘法師受朝廷圣命,為首任上座主持,并在此地潛心翻譯佛經十余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按照西域窣堵婆之法修建大石浮屠,高宗惧其难成,材料改为砖瓦,建成时有五层,高一百八十尺。[2]武则天长安年间,进行募捐对塔进行改造,增加高度。现在大雁塔高七层,一百九十四尺。

其他

寺院按中國傳統風格建造,寺院内鐘樓內懸掛有鐵鐘一口,為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鑄造,重達三萬斤,上鑄有“雁塔晨鐘”字樣,為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

寺內牡丹亭種植有著名牡丹七十余種,建有玄奘紀念館。

文化

唐代时每年科举进士及第,依惯例要曲江张宴,入慈恩寺,登大雁塔,题其姓名于壁上,作为纪念,是后世进士题名的起源。[2]页210

参考文献

  1.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卷18上):“秋七月庚子,敕並省天下佛寺。中書門下條疏聞奏:‘據令式,諸上州國忌日官吏行香于寺,其上州望各留寺一所,有列聖尊容,便令移於寺內;其下州寺並廢。其上都、東都兩街請留十寺,寺僧十人。’敕曰:‘上州合留寺,工作精妙者留之;如破落,亦宜廢毀。其合行香日,官吏宜於道觀。其上都、下都每街留寺兩所,寺留僧三十人。上都左街留慈恩、薦福,右街留西明、莊嚴。’”
  2. 足立喜六.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3年1月: 页205. ISBN 9787806286715 (中文(简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