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衡

學衡》是1922年成立的一份支持傳統中國文化的雜誌,在中華民國初年,儒家思想一時失去统治地位,歐美各種新文化思潮湧入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各種西方近世文化流端風靡一時,學衡派兴起而刊行《學衡》雜誌,“樹立了一面旗幟分明的大旗,擔負起中流砥柱的重責大任”[1]

民國11年之《學衡》創刊號

《學衡》雜誌雖因文學評論而起,卻非純粹文學方面的刊物,雖和陳獨秀、胡適、魯迅等進行所謂新文化運動的《新青年》常持不同主張,卻並非論戰刊物,而是綜合的學術刊物。

歷史

背景

早在國外,1910年代中後期留美中國學生群體當中,以對中國文化、文言文及白話文的意見分歧,可以分爲兩派,隨著兩排論戰的加劇,《學衡》雜誌應運而生。1920年,胡先驌遂和梅光迪等人商量自辦刊物,得到劉伯明、马宗霍(承堃)的支持,隨後吳宓柳翼謀(柳詒)等人也加入。1921年10月,學衡雜誌社成立。1922年1月,《學衡》雜誌創刊。

出版

《學衡》雜誌以位於南京鼓樓北二條巷二十四號的吳宓寓宅作為辦公之所,第一次會議公推吳宓為“集稿員”柳翼謀為《發刊辭》執筆人。按梅光迪“脫盡俗氣”的主張,不設社長、總編輯、撰述員等名目,發表於《學衡》第三期上的《學衡雜誌簡章》中則署“本雜誌總編輯兼幹事吳宓”。

1921年11月,《學衡》第一期完稿,1922年1月,《學衡》雜誌正式出版。《學衡》為月刊,至1926年底停刊,出刊60期。1928年復刊,改爲雙月刊,1930年停辦一年又零星出刊,至1933年7月停刊,又出19期,共79期。

衰落

除了《學衡》雜誌,學衡派成員的刊物尚有《史地學報》、《文哲學報》。學衡的黃金時代在其創辦後的最初數年,1928年復刊后的《學衡》已難比往昔。1923年11月劉伯明病逝,1925年1月郭秉文因黨派勢力介入被免職引發易長風潮,都對學衡社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

1932年,《國風》半月刊取代《學衡》雜誌成為學衡派的主要刊物,學衡社及《學衡》雜誌至此停息已定,而國風社新立。抗戰之際,秉承學衡與國風精神,张其昀等人在國立浙江大學創辦《思想與時代》。

評價

《學衡》雜誌是中国最早的現代綜合性人文學術刊物,涵蓋了文化、文學、史學、哲學、倫理、教育、宗教以及政治等諸多領域。如同中國科學社主辦的《科學》雜誌對於中國現代科學研究的啓蒙一樣,學衡社主辦的《學衡》雜誌是中國現代人文學術的先導刊物。學衡及其後的國風和中國科學社的學人存在密切關係,有些學人如胡先驌、張其昀等人同時活躍在兩者當中。

據統計[2],在《學衡》雜誌上發文較多的學者有:

  • 柳翼謀:49篇
  • 吳宓:35篇
  • 繆鳳林:22篇
  • 王國維:20篇
  • 胡先驌:15篇
  • 湯用彤:7篇
  • 劉伯明:6篇
  • 马宗霍(承堃) 6篇
  • 梅光迪:5篇

参考文献

  1. 王信凱:〈現代中國教育專業化之形成過程〉 《東方人文學誌》,2003年
  2. “群英薈萃在《學衡》” 《大公報》(香港) 2002年5月1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