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於一尊

定於一尊是一句漢語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原意是指中原統一天下並共同尊立一個帝王,後指學術道德思想等方面以最高權威做為唯一的標準。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

出處

這句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六:[1]

秦朝丞相李斯進言認為秦初諸侯並立,天下分散不一,儒生和遊士學古論今,根據自己的學術私下議論朝政。如今秦始皇統一中國,理應由皇帝來分辨是非黑白,訂立唯一的標準。否則將任由私學從師古典,是古非今,誹謗朝政,擾亂民心巷議。若果不加以制止,勢必人心不一,阻礙朝廷統治。

儒家教化

漢朝之初以黃老治術為政治思想,武帝接納大儒董仲舒的建議將儒家列為統治思想,將經學與統治緊密結合,藉儒術支撐中華傳統倫理,使儒家學術定於一尊,成為士人進身之途,博士學官之職從此被儒家壟斷。

儒學提倡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倫理觀念,確立從上而下的統治制度,形成君尊臣卑的階級思想。儒家並重視春秋大一統的思想,「大一統」不僅是指國家疆域的統一,更是指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思想制度等各個方面的整齊劃一,以君王為唯一的集權體制。[2]

中國政治語言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習近平:定於一尊

2018年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經說過「社會主義並沒有定於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3]

2018年7月,中國共產黨中央高層多次提到「定於一尊」,強調黨中央領導核心的權威地位,因此引起關注。[3] 7月5日,新華社發表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的講話,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4] 7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重申「自覺加強政治建設,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5]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著力「通過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始終自覺地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6]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出版習近平著書《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新華社報導指出「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決定權在黨中央,必須以實際行動維護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7]

2020年5月,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堅持「以兩個維護引領全黨團結統一,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謝春濤表示「面臨著複雜的國內外局勢,更需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具有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8] 10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辛向陽指稱「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黨中央必須有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9]

另見

  • 習近平個人崇拜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參考資料

  1.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0-11-05].
  2. . 爱思想. [2020-12-21].
  3. . BBC中文. 2018-07-20 [2020-11-05].
  4. .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 2018-07-06 [2020-11-05].
  5. . 新华网. 2018-07-17 [2020-11-05].
  6.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8-10-31 [2020-11-05].
  7. . 新华网. 2019-10-27 [2020-11-05].
  8. 谢春涛. .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05-21 [2020-11-05].
  9. 辛向阳. . 人民日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0-10-10 [2020-11-0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