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
語源
對食一辭最早源自漢朝,《漢書》記載:「官婢曹曉、道房、張棄,故趙昭儀御者於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宮(曹宮)即曉子女,前屬中宮,為學事史,通《詩》,授皇后。房(道房)與宮(曹宮)對食。」[2],應邵注曰:“宮人自相與爲夫婦名對食,甚相妒忌也”,可見對食最早是指女同性戀,但也可能是境遇性性行為,由於宮女在宮中寂寞,又沒有接觸異性的機會,就與其他宮女發生性關係。漢武帝的皇后陈氏也有類似記載,“巫著男子衣冠幘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事發,楚服伏辜,皇后廢處長門宮。”[3]但此事皆记载于野史小说,真实性存疑。
演變
後來「對食」一詞變成宦官和宮女的戀愛和性行为,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4]。隋唐五代时期的《宫词》有:“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5]徐鼐《小腆纪传》:“常中郭氏名良璞,故阉夏国祥之对食也。”
對食可以是宦官與宮女,或是宮女與宮女之間的戀情,但多為短暫交往;而菜戶則專指宦官與宮女的長久穩定戀愛關係,有如夫妻。唐朝时宦官可在外娶妻,如高力士娶妻吕氏,吕氏则与其他权贵之妻一样同受命妇册封,封为国夫人。明朝宦官在外娶妻是被严格禁止,主要为防止外臣干涉宫廷事务。南和伯方瑛妾许氏改嫁御用监左监丞龙闰。成化五年(1469年)事发,除二人离婚外,龙闰送司礼监处置[6]。故宦官与宫女结成菜户,在明朝宫廷中是为常见。到清朝,宫女不再是终生服役,通常在25岁离宫后,宫女会进行婚嫁,且清代宮女為八旗女子,宦官多充漢族,民間就少有滿族肯婚配漢族者,遑論宦官。
對食關係的性行為
中國古代女同性戀性行為多稱為磨鏡,因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下體得到性滿足,古代的春宫画也有一人女扮男装,在腰间系一假阳具和对方进行性交的。
由於宦官缺乏性能力,一般的性愛方式僅限於愛撫、口交和假陽具。古今文史半月刊第九期楊靜盦的〈記閹人〉記載:「閹人近女,每喜手撫口齧,緊張移時,至汗出即止。蓋性欲至此已發泄淨盡,亦變態也。」[7]。《萬曆野獲編》記載:「近日都下有一閹豎比頑,以假陽具入小唱穀道不能出,遂脹死。法官坐以抵償。」
有些宦官為恢復性能力,不惜殺人,食用小兒腦,《萬曆野獲編》「對食條」:「近日福建稅當高策,妄謀陽具再生,為術士所惑,竊買童男腦啖之,所殺稚兒無算,則又狠而愚矣!」
參考文獻
- 對食 萌典 2018年03月20日
-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
- 《汉书·外戚传》的“孝武陈皇后”条载:“(陈皇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前129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
-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內監·對食》
- 罗履先《南汉宫词》
- 《明宪宗宝训·卷二》正风化○成化五年四月乙丑御用监左监丞龙闰娶南和伯方瑛妾许氏为妻事觉上曰在昔帝王以内官给事内庭以其绝生道无外觊也今闰在外娶妻何异常人其即离异闰仍送司礼监处治之
- 古今文史半月刊 民國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第九期3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