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完成於1806年,是音樂歷史上著名的「四大」之一[註 1]

創作經過

此曲是貝多芬為他的伙伴,亦為當時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Franz Clement而寫的。Franz Clement先前曾為歌劇費得理奧提供有用的意見。協奏曲在1806年12月23日,維也納維也納劇院中為Clement舉行的演奏會benefit concert)首演。

有人相信貝多芬很遲才完成獨奏部,以致Clement須視奏一些部分。或許為了表示不滿,或為了展示他在充份準備下的能力,Clement在第一與第二樂章之間插入他自己的獨奏作品,僅用一弦,且演奏時小提琴更上下倒轉。

協奏曲首演不成功,接下來數十年很少人演奏。貝多芬死後,協奏曲在1840年代終由約瑟夫·约阿希姆门德尔松帶領的樂團復興;自此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直在小提琴曲目中佔重要位置,現今常見演奏與灌錄。

幾位小提琴手曾為此曲作華彩樂段,包括約瑟夫·约阿希姆克莱斯勒的華彩樂段最常見。

此曲曾被改編成鋼琴協奏曲作品編號61a。未知改編者是否為貝多芬。但有證據顯示完成改編者為貝多芬之同期,據貝多芬指示編獨奏部。無論如何,貝多芬為自己寫華彩段,當中更罕見地加入定音鼓-或以作起始動機之回響;20世紀小提琴手Max Rostal沃爾夫岡·施奈德漢改編其予小提琴。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1 2 2 2—2 2 0 0—tmp—str"[1]

曲式

作品可分成三個樂章:

  1.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
  2. 甚緩板(Larghetto)
  3. 輪旋曲:快板(Rondo: Allegro)
第一樂章

根據作曲家諸井三郎分析,此樂章的曲式架構可區分為:

  • 第一呈示部(mm. 1–88)
  • 第二呈示部(mm. 89–223)
  • 發展部(mm. 224–364)
  • 再現部與尾奏(mm. 365–535)

此曲最重要的動機或音樂意念(定音鼓上五槌)在曲首二小節出現,並滲透全曲。

定音鼓拉開序幕後,樂章從容地以木管部簡單對稱的樂句前進;到第十小節,新動機出現。此動機(亦基於開首之定音鼓動機),共有四個升D音,在D大調中明顯不協和。此動機在樂章中多次出現,尤其於發展部與克莱斯勒寫之華彩樂段。隨着樂隊呈示第一主題,獨奏小提琴的進場,常被認為是小提琴曲目中最難掌握者之一:眾多的音符,困難的八度音,及之前的非常長的樂隊序幕。樂章長廿五分鐘,為貝多芬最長樂章之一。

第一樂章結構不甚複雜,但到處有微妙。初,樂隊奏悠長的主題,小提琴未參與。約三分鐘後,小提琴加入,重覆並擴展主題,時有獨奏;然而不見長主題之「極強部」之旋律。主題又一次以發展型式出現;第一主題被另一旋律取代,極強部亦被包括。長主題之第二次擴展變奏後,小提琴帶動出一截然不同之樂節。然而,主題的某些旋律仍被利用。約三分鐘後,出現另一發展主題。此次第一主題以強音奏出,但「極強部」之旋律仍然不見。華彩樂段之前,有兩分半鐘之長段,極強部出現其中。華彩樂段後,有一短而平靜之終曲,其中包括長主題之一些旋律。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屬G大調,為一系列變奏[註 2],基於弱音化的弦樂部奏出之主題。每一變奏中均有另一樂器或樂部與獨奏小提琴對比。例如,於第一變奏,法國號吹奏主題之起始動機,而小提琴則拉奏其他材料。來自第一樂章之意念不時出現,如在第45小節出現之主題甚似第一樂章之第一主題(first subject);亦有原初定音鼓動機之回響。

承前,諸井將第二樂章曲式概分為:

  • 主題(mm. 1–10)
  • 第一變奏(mm. 11–20)
  • 第二變奏(mm. 21–30)
  • 第三變奏(mm. 31–40)
  • 中間部(mm. 41–55)
  • 主題再現(mm. 56–65)
  • 終止(mm. 66–91)
第三樂章

據諸井之見,第三樂章為奏鳴曲式,結構如下:

  • 呈示部(mm. 1–126)
  • 發展部(mm. 127–173)
  • 再現部(mm. 174–268)
  • 尾奏(mm. 269–360)

前一樂章和聲有趣之結尾直接連attacca到6/8拍子之迴旋終曲,其主旋律模仿獵號(hunting horn)或雀鳥,亦頗為人知。一節強列的主調音小調在活潑中加添幽愁。此樂段中,巴松管在小提琴之後回響「minore主題」,或許會令聽者想起第二樂章第三變奏,其中巴松管亦曾與小提琴合奏。整章多次引用全曲開首之定音鼓動機:例如:小提琴最後一華彩樂段前,曾奏出四下D大調和弦。

註釋

  1. 小提琴协奏曲一條。
  2. 第二樂章屬變奏曲式的主張,得到過往大部分中文文獻之採納。惟有論者指出,此樂章的主題並未句句貫徹,且在後半段有以小提琴獨奏為主的新主題出現等現象,似有悖於變奏曲式的要求,並引用學者漢斯·约阿希姆·莫瑟看法,主張應以「詩節式」(strophic form)解釋此樂章的曲式[2]:66f.

參考資料

參照
  1. Daniels, David.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51. ISBN 0-8108-3228-3.
  2. 蘇鈺淇,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演奏與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6月
樂譜版本
  • Edition Zen-On,1961年,全音楽譜出版社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