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舌紫菀

小舌紫菀学名:)为菊科紫菀属的植物。分布在喜马拉雅不丹缅甸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湖北云南甘肃陕西西藏贵州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3,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低山至高山林下和灌丛中。

小舌紫菀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紫菀屬 Aster
种: 小舌紫菀 A. albescens
二名法
Aster albescens
(DC.) Hand.-Mazz.
变种
  • 小舌紫菀 A. a. var. albescens
  • 无毛变种 A. a. var. levissimus
  • 白背变种 A. a. var. discolor
  • 柳叶变种 A. a. var. salignus
  • 腺点变种 A. a. var. glandulosus
  • 长毛变种 A. a. var. pilosus
  • 糙叶变种 A. a. var. rugosus
  • 椭叶变种 A. a. var. limprichtii
  • 狭叶变种 A. a. var. gracilior
  • 大叶变种 A. a. var. megaphyllus
  • 白雪变种 A. a. var. niveus

变种

该种具有很强的多型性:

  • 无毛变种(A. a. var. levissimus),分布于四川、湖北西部、云南北部。海拔800-3000米。
  • 白背变种(A. a. var. discolor),分布于四川西北部。海拔2400米。与银鳞紫菀近似。
  • 柳叶变种(A. a. var. salignus),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西部及北部,印度北部。海拔1900-3900米。
  • 腺点变种(A. a. var. glandulosus),分布于西藏南部及东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海拔1900-3900米。
  • 长毛变种(A. a. var. pilosus),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海拔2800-4000米。
  • 糙叶变种(A. a. var. rugosus),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部。
  • 椭叶变种(A. a. var. limprichtii),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甘肃西部。海拔2400-3100米。
  • 狭叶变种(A. a. var. gracilior),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甘肃及陕西南部。
  • 大叶变种(A. a. var. megaphyllus),分布于四川西部。
  • 白雪变种(A. a. var. niveus),分布于印度锡金邦。

参考文献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中国植物志.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