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学名,简称尼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1856 年,其遺迹首先在德國尼安德河谷被發現。目前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科人属,至于是否为独立物种还是智人亚种则一直不确定,随着2010年的研究发现部份现代人是其混血后代后,也可能被归类于智人下的一个亚种[1]

尼安德特人
化石时期:0.43–0.025 Ma
PreЄ
更新世-晚更新世
H. neanderthalensis,法國聖沙拜爾
尼安德塔人的骨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人科 Hominidae
属: 人属 Homo
种: 尼安德特人 H. neanderthalensis
二名法
Homo neanderthalensis
King, 1864
尼安德特人的分布範圍。東、北部的範圍可能係為延展部分,以涵蓋阿爾泰山脈的Okladnikov洞與烏拉山脈的Mamotnaia。
異名
  • Palaeoanthropus neanderthalensis
    (King, 1864)
  • 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
    (King, 1864)
「尼安德塔人」的各地常用別名
中国大陸
臺灣
港澳

最近期的尼安德特人相關考古發現包括Hyaena Den(英國),其存在年代被認定已超過3萬年。另外,克羅埃西亞的尼安德特人存在年代則被測定為距今3.2萬年至3.3萬年前間。考古界至今沒有挖掘到距今3萬年以內的標本;然而,直布羅陀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用火遺跡,顯示他們可能在當地生活到距今2萬4000年之時。保有「尼安德特人性狀」的克羅馬儂人或原始現代人骸骨則出土於Lagar Velho(葡萄牙),經鑑定年代為距今2萬4500年前,这意味着广泛的基因渗入跡象[2],而现在几乎已经确定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与非洲智人的混血后裔。遗传学家原以为非洲人身上没有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两万年中有许多携带尼安德特人DNA的欧洲人回移非洲,增强免疫功能和抵御紫外线辐射的基因即来自于尼安德特人[3]

在骸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尼安德特人的石器便成為他們存在、活動的明確證據。莫斯特文化近期的考古成果發現了一種與尼安德特人有關的石器,地點在直布羅陀面南海岸邊的Gorham洞穴[4]。與尼安德特人相關的石器文化另有Châtelperronian文化、奧瑞納文化格拉維特文化,保有尼安德特人距今2.2萬年前、最後存在的遺跡。

學者推測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應與智人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斷他們的腦部大小也與此相襯。2008年,一群科學家將發現於俄羅斯與敘利亞的尼安德特人幼兒化石,以電腦的三維重建技術重現原貌,顯示尼安德特人的腦部出生時與現代智人大小相同,成人時則稍大於现代智人[5]。尼安德特人的平均身高與那時候的智人差不多。尼安德塔男人約為165至168公分(65-66英吋),有強健的骨骼結構。他們比智人更為強壯,尤其是手臂與手掌的部分[6]。女性高約152-156公分(60-61英吋)[7]。尼安德特人幾乎是全然的肉食性[8],為最高級掠食者[9]。但在西班牙南部一考古遺址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的飲食中也含有大量植物[10][11]

解剖特征

尼安德特人男性身高约165至168公分,女性身高约152-156公分,颅骨容量約 1,200-1,750 cm³(现代人約 1,400-1,600 cm³)。身体特征:额头平扁(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不如现代人前突。骨骼强健,身體耐寒。其具体特征是肱骨尺骨橈骨之間的比例,和股骨胫骨腓骨之間的比例大於现代人。此為适应寒冷气候的典型。另外,研究亦顯示尼安德特人的牙齒的琺瑯質較現代人的祖先的為薄[12]

生活方式

尼安德塔人看来是相当稀少的群体,已经在法国北部发现尼安德塔人的藝術品;在艺术品中发现一颞骨,通过研究发现,它属于一个尼安德塔人。

就艺术品本身,它们的一端被切出一条沟,应该是被人用绳子绑起来的。而现代人的艺术品,则是在其中打洞,并将之用绳串起来。

其营地的遗迹大多是工具。但是尼安德塔人的工具在数万年當中都没有改革。因此认为他们的智力比现代人低。他们没有弓箭,要利用特殊的策略去围捕动物。他们会与等动物争夺栖身用的洞穴

已發現的尼安德塔人遗骸都有發現被工具刮下肉的痕跡,推測他們會將死去的同伴也用來作食用,考古學家認為那是因為他們欠缺有效的狩獵技巧[13]

目前發現尼安德塔人似乎也會建造墓葬,據讀者文摘的一考古學家撰寫的資料表示,在北法某一洞窟發掘出來的遺址的土壤中,經土壤分析發現有花粉的痕跡化石,且其舉行方式跟今日歐美國家類似,都是對死者的墓塚進行獻花,但尼安德塔人為何會進行墓葬,從何時開始學會祭祀,成了待解之謎。

命运

尼安德塔人的遗迹从中东到英国,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甚至遠至西伯利亞[13],都有所发现。这些遗迹有骨骸、营地、工具,甚至艺术品。尼安德塔人的遗迹消失的时候,大概正是在智人进入欧洲的时候。

早期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在現代人的入侵下已經絕種。可能是由于气候突然寒冷起来;尼安德塔人为避寒而躲进山谷;群体之间缺乏联系,近亲交配增多;加上現代人与之的竞争,导致了尼安德塔人的灭亡 [14]。 美國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2019年11月27日刊登的最新研究:《近親繁殖,阿利效應和隨機性可能足以說明尼安德特人滅絕[15]》,研究內容推測尼安德塔人滅絕可能有3個因素:
第1個因素是近親繁殖,這會損害人口的適應度,根據這份新研究引用的先前研究,尼安德塔人的生殖適應力比現代人類低4成。 第2個因素是「阿利效應」(Allee effect),「阿利效應」指族群密度低於某個門檻時,生育率會低於死亡率(因為配偶選擇有限),人口太少導致外出打獵者少、無法保護食物不被動物吃掉、無法養育孩子,造成族群進一步縮小,終致滅絕。 第3個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性別比的自然波動,科學家指出,智人抵達歐洲與近東地區時,尼安德塔人的人口數很少,僅約1萬人至7萬人,因此近親繁殖、或是出生率、死亡率、性別比的自然波動都可能導致他們滅亡。

著有《入侵者》(The Invaders)一書的人類學家帕特希普曼(Pat Shipman)認為,在現代人類的祖先將尼安德塔人趕上絕路的過程中,狗很可能扮演了關鍵角色[16]。還有一種猜測,那就是他們的滅亡是因為他們的眼睛太大,需要利用過多腦部空間去處理視覺信息,這讓他們在進化過程中處於劣勢[17]

与智人的混血后裔

在2010年以前,学者就开始研究尼安德特人是否能與智人混血,早期研究大多以为不可能混血;但后来少數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可能因為在遺傳上居於劣勢,所以都被現代人同化,而不是單純地完全滅絕,例如在葡萄牙发现的一具4岁小童的尸骨,其中的解剖显示了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征,如提到的肱骨與尺桡骨的比例、以及下颌骨的形状。但是他配有装饰品,下巴的强健构造,而且他生活在尼安德塔人灭绝的3千年后,刷新了灭绝的时间记录。

直到2010年發表的一份基因研究报告才有突破性的发现[18],在对比尼安德特人和五个分别来自中国、法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非洲及南非洲的现代人基因样本后,发现非洲以外的大多數現代人(包括欧洲、亚洲、美洲及大洋洲人)的基因有至少1至4%源自尼安德特人,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现代人則沒有這些基因。[19]由于东亚人及东南亚人,包括巴布亚民族、美洲原住民都携带此基因,但除欧洲及中东以外的地区都未再发现尼安德特人的遗迹,因此报告作者推断,这是因为智人走出非洲时在中东一带与尼安德特人相遇,并发生小规模融合混血,然后才迁移到世界各地,所以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携有这部份基因。

參見

註釋

  1. Tattersall, I.; Schwartz, J. H.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06-22, 96 (13): 7117–7119. ISSN 0027-8424. doi:10.1073/pnas.96.13.7117 (英语). Thus, although many students of human evolution have lately begun to look favorably on the view that these distinctive hominids merit species recognition in their own right as H. neanderthalensis (e.g., refs. 4 and 5), at least as many still regard them as no more than a variant of our own species, H. sapiens.
  2. Duarte, C.; Mauricio, J.; Pettitt, P. B.; Souto, P.; Trinkaus, E.; van der Plicht, H.; Zilhao, J.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06-22, 96 (13): 7604–7609. ISSN 0027-8424. doi:10.1073/pnas.96.13.7604 (英语).
  3. PriceJan. 30, Michael. . Science | AAAS. 2020-01-30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英语).
  4. Finlayson, Clive; Giles Pacheco, Francisco; Rodríguez-Vidal, Joaquín; Fa, Darren A.; María Gutierrez López, José; Santiago Pérez, Antonio; Finlayson, Geraldine; Allue, Ethel; Baena Preysler, Javier. . Nature. 2006-10, 443 (7113): 850–853 [2020-03-10]. ISSN 1476-4687. doi:10.1038/nature051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英语).
  5. . National Geographic. 2008-09-09 [2009-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5).
  6. . BBC. [2009-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7. Helmuth, H. . Zeitschrift Fur Morphologie Und Anthropologie. 1998, 82 (1): 1–12 [2020-03-10]. ISSN 0044-314X. PMID 985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8. Richards, Michael P.; Pettitt, Paul B.; Trinkaus, Erik; Smith, Fred H.; Paunović, Maja; Karavanić, Ivor.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0-06-20, 97 (13): 7663–7666 [2020-03-10]. ISSN 0027-8424. PMID 108529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9. Frabetti, P. L.; Cheung, H. W. K.; Cumalat, J. P.; Dallapiccola, C.; Ginkel, J. F.; Johns, W. E.; Nehring, M. S.; Vaandering, E. W.; Butler, J. N. . Physics Letters B. 2004-01-08, 578 (3): 290–296 [2020-03-10]. ISSN 0370-2693. PMC 1821096. PMID 17113065. doi:10.1016/j.physletb.2003.10.0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30) (英语).
  10. Ghosh, Pallab. . BBC News. 2010-12-27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英国英语).
  11. Amanda G. Henry, Alison S. Brooks, Dolores R. Piperno.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01-11, 108 (2): 486–491 [2018-04-02]. doi:10.1073/pnas.1016868108.
  12. [更巧妙的工具宣告了尼安德特人的末日嗎?]. 2015-04-23 [2015-04-24] (英语).
  13. . National Geographic. 2008-10.
  14. . www.storm.mg. 2019-11-28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中文(台灣)‎).
  15. Vaesen, Krist; Scherjon, Fulco; Hemerik, Lia; Verpoorte, Alexander. . PLOS ONE. 2019-11-27, 14 (11): e0225117 [2020-10-08]. ISSN 1932-6203. doi:10.1371/journal.pone.0225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英语).
  16. Pat Shipman. .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中文(中国大陆)‎).
  17. . BBC 英伦网. 2015-08-12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中文(繁體)‎).
  18. Green, Richard E.; Krause, Johannes; Briggs, Adrian W.; Maricic, Tomislav; Stenzel, Udo; Kircher, Martin; Patterson, Nick; Li, Heng; Zhai, Weiwei. . Sci. 2010-05, 328 (5979): 710 [2020-03-10].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88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英语).
  19. .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2010-05-08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1) (英语).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尼安德特人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尼安德特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