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崎令治

岡崎令治日语: Okazaki Reiji1930年10月8日-1975年8月1日),日本分子生物學家,曾任職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史丹佛大學以及名古屋大學

岡崎令治
岡崎 令治(おかざき れいじ)
出生1930年10月8日
大日本帝國廣島縣
逝世1975年8月1日(1975歲-08歲-01)(44歲)
国籍 日本
母校名古屋大學
知名于發現岡崎片段
配偶岡崎恒子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學
机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史丹佛大學
名古屋大學
博士导师山田常雄
其他指导者阿瑟·科恩伯格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岡崎教授是享譽世界的分子生物學先驅,生前被認為必將獲得諾貝爾獎,惟英年早逝未能如願。

生平與成就

1930年10月8日,岡崎令治出生於日本廣島。當他就讀廣島高等師範附屬中學(現·廣島大學附屬中學・高中)二年級時,親歷了廣島原爆,身體淋到原爆後的「黑雨」,種下早逝的病因。其後,他陸續就讀岩國中學、舊制第五高等學校(現·熊本大學校園),1953年從名古屋大學理學部生物學科畢業。投入發育生物學學者山田常雄門下,進行組織形成研究。

1960年赴美,至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阿瑟·科恩伯格(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研究室作博士後研究,其後轉至史丹佛大學。1963年返日,擔任名古屋大學理學部鈴木旺教授講座的助教授。

1966年,發現DNA合成前體的短片段「岡崎片段」,並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Sci USA》、冷泉港實驗室的研討會上發表,轟動全球學界[1][2] [3][4]。1967年升任名大教授。1972年發現連接岡崎片段之間的RNA,從而完成DNA的不連續合成的模型。

1975年,由於廣島原爆誘發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岡崎在訪美途中去世,享年44歲。其研究事業由妻子岡崎恒子(名大教授)賡續。

在教科書中,岡崎片段被譽為「日本分子生物學的金字塔」。

語錄

  • 想知道什麼是「essential」,要分析「essential」,就一定要作明確的實驗。

岡崎恆子&令治獎

為紀念岡崎夫婦的貢獻,名古屋大學理學部於2015年首度頒發「岡崎恒子&令治獎」(Tsuneko & Reiji Okazaki Award)。獲獎人為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張鋒博士[5]

参考资料

  1. R. Okazaki, T. Okazaki, K. Sakabe, K. Sugimoto, A. Sugino.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68-2, 59 (2): 598–605 [2019-05-25]. ISSN 0027-8424. PMC 224714. PMID 4967086. doi:10.1073/pnas.59.2.5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2. K. Sugimoto, T. Okazaki, R. Okazaki.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68-8, 60 (4): 1356–1362 [2019-05-25]. ISSN 0027-8424. PMC 224926. PMID 4299945. doi:10.1073/pnas.60.4.13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3. K. Sugimoto, T. Okazaki, Y. Imae, R. Okazaki.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69-8, 63 (4): 1343–1350 [2019-05-25]. ISSN 0027-8424. PMC 223470. PMID 5260937. doi:10.1073/pnas.63.4.1343.
  4. T. Okazaki, R. Okazaki.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69-12, 64 (4): 1242–1248 [2019-05-25]. ISSN 0027-8424. PMC 223275. PMID 4989398. doi:10.1073/pnas.64.4.1242.
  5. . [2015-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