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侃

崔子侃-543年),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清河大房,东魏官员。

生平

崔子侃空挂名参军获取官爵品级,升任中书郎,之后被尚书左丞和子岳弹劾,失去官位。崔子侃之前放纵意气,从此改正闭门读书,当时都称他知识渊博。兴和四年十二月辛亥(543年1月10日),崔子侃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南梁,为阳斐的副手。崔子侃以居于阳斐副职为耻,又自认为才能和门第了不起,称呼阳斐为阳子,经常打断阳斐说话。从南梁返回时,崔子侃在路途中去世。儿子崔拯,官至太子仆、武德郡太守[1][2]

家庭

父亲

  • 崔休,北魏抚军将军、殿中尚书、文贞侯

兄弟姐妹

  • 崔㥄,北齐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东兖州刺史、武城县公
  • 崔仲文,北齐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 崔叔仁,东魏骠骑将军、颍州刺史
  • 崔叔义,北魏尚书库部郎
  • 崔子植,冀州别驾
  • 崔子聿,东魏东莞郡太守
  • 崔子度
  • 崔子约,北齐考功郞、新丰县男
  • 崔氏,嫁北魏秘书郎中元稚舒,江阳王元乂之子
  • 崔氏,嫁北齐定州刺史、博陵文简王高济

参考资料

  1.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叔义弟子侃,以窃级为中书郎,为尚书左丞和子岳弹纠,失官。后兼通直常侍,使于萧衍,还,路病卒。
  2. 《北史·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叔义弟子侃,以寄名从军窃级为中书郎。为尚书左丞和子岳弹纠,失官。性兼使气。从自修改,闭门读书,当时称为博洽。后兼通直散骑常侍,使梁,为阳斐副。耻居斐下,自负才地,呼斐为阳子,语辄折之。还,卒于路。子拯,位太子仆、武德郡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