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唐宋两代称为净土寺,明代改为净土禅寺,清代改为今名。[1]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东北九公里的寺湾村东。石窟群坐北向南,创建于北魏,是继龙门石窟后,北魏时期的又一佛教艺术宝库。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以及清代雍正年间,该石窟群都重修过。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在北齐和唐代是又进行了较多的开凿。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2]
巩县石窟寺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河南省巩义市 |
分类 | 石窟寺 |
时代 | 北魏至宋 |
编号 | 2-11 |
登录 | 1982年 |
历史
石窟特点
巩县石窟的规模整齐画一,窟室的结构以中心柱为主,周壁整齐地布满千佛图与礼佛图,有很强的规律性,且于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维摩文殊等造像,表明在开凿之初,经过了周密的规划。石窟内的布局简洁明快,予人整体之感。 中心柱窟为巩县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龙门石窟北与巩县石窟的地理位置、时间均相近,但龙门石窟并没有出现中心柱窟。
巩县石窟的中心柱与敦煌石窟较为相近,均为“中心方柱式”,而非云冈石窟的“中心塔柱式”。从中心柱窟的窟形来看,有简化的趋势,敦煌石窟主室中心柱前设有“人”字披顶,但巩县石窟却没有,其窟形趋于方正,且五个洞窟之间的规模也趋于一致。 从窟形的表现方式来看,巩县石窟参照了北魏早期的佛教石窟的窟形,因此巩县石窟上有若干早期石窟的影子。巩县石窟不单单是模仿,而是以早期佛教石窟为基础进行了创新,开创了中心柱窟的新样貌,并且影响了略晚的北齐响堂山石窟与北周须弥山石窟,因此,巩县石窟寺奠定了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发展基础。
从图像意涵来看,巩县石窟的造像简洁、规整,其造像内容差异甚小,各窟的工作坊基本上是相同的或是传承关系非常密切的,因此巩县各窟间有一定的关连性。巩县石窟的主要造像主要是坐佛、结跏趺坐菩萨像、二佛并坐,表明了该窟主要思想是以“三世佛”和“法华信仰”为主,并同时通过周壁的“涅盘图”及“维摩文殊辩论图”来强调“法身不灭,佛法长存”的信仰,与三世佛的信仰紧密相扣。周壁的千佛龛,则表现出《法华经》中的十方诸佛。中心柱与四壁千佛龛共同表现出三世佛十方佛共现。巩县石窟各窟的造像,是藉由周壁布满千佛龛来表现出十方无量世界有无数的佛存在,并辅以三世佛的“三世无别,法身不灭”思想,表达诸佛无处而不在,佛寿源远流长的意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