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佛士街

巴佛士街英文:Bathurst Street)為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條主要南北大道。多倫多段的長度為18.2 km(11.3 mi)[1]。此道路於2004至2007年被選為安大略省十大最差道路之一。[2]跟多倫多其他的南北路線一樣,巴佛士街多倫多段於士刁士大道(Steeles Avenue)完結。當巴佛士街進入多倫多以北的約克區,巴佛士街被稱為約克38號區道(York Regional Road 38)。

巴佛士街
(中文音譯)
Bathurst Street
興建年份 ~1800年代
南端 安大略湖(Lake Ontario)
主要途經城市 多倫多
北約克
北端 士刁士大道(Steeles Avenue)

巴佛士街沿線普遍為一些住宅區。另外,巴佛士街為多倫多猶太人普遍聚居的地方[3]。多數猶太人住在羅倫詩大道(Lawrence Avenue)以南的一帶。近年來,猶太人有遷移北的趨勢,有見及此,猶太人社區現已伸延到士刁士大道,甚至抵達約克區旺市烈治文山約克49號區道(York Regional Road 49)附近。所以,沿著巴佛士街,有很多猶太人教堂。其他猶太人社區的設施包括巴佛士街猶太人社區中心(Bathurst Street Jewish Community Centre)、猶太人大屠殺教育及紀念中心(Holocaust Educational and Memorial Centre)、猶太女性中心(National Council of Jewish Women)及以色列的驕傲猶太教堂(Pride of Israel Synagogue)等等。

除了猶太人以外,巴佛士街亦有不少俄羅斯人居住。他們普遍沿著巴佛士街居住,由雪柏大道(Sheppard Avenue)至士刁士大道最為明顯。因此,巴佛士街與士刁士大道的交界被稱為「小莫斯科」(Little Moscow)。

歷史

於1800年代,作為一條農村小道的巴佛士街正式完工,南由安大略湖的政府碼頭起,北至皇后西街(Queen Street West)。於1870年代,巴佛士街漸漸向北延長,逐漸伸延至現時長度。

於1970年代以前,巴佛士街南端普遍為工業區。於1970年起,工業區逐漸變成現時的住宅區。

公共交通

其他主要公車服務包括:

參考文獻

參見

  • 約克38號區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