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干維爾島戰役

布干維爾島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3年11月1日至1945年8月21日間在所羅門群島附近的布干維爾島同盟國大日本帝國之間的一系列戰鬥。布干維爾島戰役是盟軍在新幾內亞及所羅門群島一系列軍事行動之一部份。布干維爾島是在1942年被日軍佔領,日軍在北面布卡島及南面巴布亞新幾內亞設有空軍基地。日本海軍在南面的肖特蘭群島設有海軍基地。這些基地用以保衛新不列顛拉包爾和支援其在所羅門群島其他島嶼之軍事行動。

布干維爾島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1944年3月,美軍士兵在布干維爾島攻擊埋伏之日軍士兵
日期1943年11月1日-1945年8月21日
地点
新幾內亞布干維爾島(地理上屬所羅門群島之一部份)
结果 盟軍獲勝
参战方
美國
澳大利亞
新西蘭
英屬斐济
 大日本帝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羅伊·蓋格
西奥多·威尔金森
奥斯卡·格里斯沃德
史丹利·佐治·沙維
百武晴吉
神田正種
兵力
126,000人[1]
728架飛機[2]
42,000–45,000人[3]
154架飛機[2]
伤亡与损失
1,243人陣亡 [4] 18,500–21,500人陣亡[5]

作為馬車輪行動的一部份,盟軍希望在布干維爾島建立空中力量以孤立拉包爾。因此,在1943年1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布干維爾島之託洛基納角登陸及建立灘頭陣地,灘頭陣地內建有3條飛機跑道。到1944年1月,海軍陸戰隊被美國陸軍士兵代替。10月,澳大利亞士兵代替美軍駐守。而整個作戰行動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才結束。

過程

1943年11月至1944年11月

1944年1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佔領了布干維爾島之托洛基納角附近之日軍據點

1943年11月1日,美國第3海軍陸戰師攻擊駐守在布干維爾島托洛基納角之日本第17軍。盟軍之目的是在奧古斯塔皇后灣一帶建立灘頭陣地,陣地內建有機場。當時,盟軍未有任何計劃佔領領整個布干維爾島。11月1日至2日,日本帝國海軍曾企圖於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中攻擊盟軍,但歸於失敗。及後,日軍亦企圖攻擊盟軍灘頭陣地,但亦歸於失敗。

接下來,戰事被延長及進入小規模叢林戰,雖然瘧疾及其他熱帶病流行,但美國海軍依然擴展其灘頭陣地,之後由美國陸軍亞美利加師接防。

1944年3月19日,亞美利加師攻佔260號山頭
在前線後面的一間地下手術室內,一名美國陸軍醫務兵為美軍傷兵施手術,1943年12月13日。

1944年3月9日至3月17日,日軍從島上發動反攻,但遭受慘重損失,之後日軍撤入內陸防守。

日軍外援斷絕,因此種起蔬菜。而美軍就增派美國陸軍第93步兵師加強封鎖,同時集中力量建設灘頭陣地內的3條飛機跑道,以增強對其他日軍據點之空中攻擊。

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

在島山之盟軍軍醫救護受傷之盟軍士兵

1944年10月至12月間,美軍將防務移交澳大利亞第2軍,第2軍屬下之澳大利亞第3步兵師及第11旅駐守布干維爾島,另外,第23旅進駐附近島嶼。

盟軍其後發動新一輪進攻,在北面將日軍趕入諾斯半島;同時將日軍之主力封鎖在島之南部。

1945年4月5日,駐守島上之澳大利亞士兵注視前方可能出現之日軍

1945年8月21日,駐守布干維爾島上之日軍向盟軍投降。

战后

1945年9月8日,日军指挥官神田正種(左)向盟军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21日,日军在布干维尔岛宣布投降,战斗在布干维尔结束,不久后,大日本帝国在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布干维尔岛战役的最后阶段,有516名澳大利亚军人丧生,另有1,572人受伤。在同一时间,有8,500名日军阵亡,而疾病和营养不良又使9,800名日本人丧生,战争结束时,投降了约23,500名日军士兵和工人。投降的日本士兵被集中在托洛基纳角安置, 一部分日军的私人物品如士官阶级章和手表被澳大利亚掠夺,随后所有囚犯被聚集在布干维尔岛南端的法罗(Pauro)岛战俘营中,但岛上环境相当恶劣,约有10%的囚犯死于疟疾和其他疾病。

评价

部分历史学者对此战役作出批评,认为布干维尔岛战役在战略上是毫无意义的战斗,澳大利亚军队与美军交替后,采取进攻作战,结果让澳大利亚军队蒙受500多人的伤亡是没有必要的。但澳大利亚军队的指挥官则反驳说,为了防止士气低下,早日解放岛上原住民是有必要的。

在战役第二阶段遭受的伤亡中,历史学家哈里·盖利(Harry Gailey)写道:「对于一个1944年3月之后拥有的岛屿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损失,它对结束战争没有任何影响」。与此相反,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卡尔·詹姆斯(Karl James)则认为,1944~45年进行布干维尔战役是合理的,因为当时尚不知道日本会在1945年8月投降,而且有必要让澳大利亚军队展开军事行动,解放岛上的平民。根据詹姆斯的估计,在战前岛上52,000名人口中,有多达13,000人在战争期间死亡。汉克·纳尔逊(Hank Nelson)估计,战争期间有25%的平民死亡,大多数发生在1943年之后。

在战役期间,盟军共颁发了三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在该战役中表现英勇的人,其中一枚授予斐济人,二枚授予澳大利亚人。斐济的Sefanaia Sukanaivalu下士因在1944年6月23日战役中的英勇牺牲,而在死后获得勋章;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这个勋章的斐济人。Reg Rattey下士因在1945年3月22日的战斗中的英勇行为,而获得勋章,而Frank Partridge下士是一名民兵成员,因在1945年7月24日的英勇行为获得勋章[6]

注釋

  1. Shaw, Isolation of Rabaul, p. 246, Lofgren, Northern Solomons, p. 27, & Gailey, Bougainville, p. 191. 數字包括96,000名美軍及30,000名澳大利亞軍
  2. Shaw, Isolation of Rabaul, pp. 185–86.
  3. Rottman, Japanese Army, pp. 70–72 (45,000) and AWM,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42,000). Gailey, Bougainville, p. 211 說日軍在布干維爾島一帶共有65,000人
  4. Shaw, Isolation of Rabaul, p. 281, Lofgren, Northern Solomons, p. 32, and Gailey, Bougainville, p. 210. 每個國家的陣亡人數分別是:727名美軍及516名澳大利亞軍
  5. Rottman, Japanese Army, pp. 70–72, AWM,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 and Gailey, Bougainville, p. 211. 數字包括所有死亡原因:戰鬥、疾病、飢餓及意外,澳大利亞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仍有21,000名日軍士兵生存,如果原本有65,000名日軍士兵在布干維爾島作戰是正確的,這樣日軍的傷亡數字應該會更高。
  6. . www.cwgc.org. [2019-11-23].

參考書

  • Bergerud, Eric M. . Penguin. 1997. ISBN 0-14-024696-7.
  • Carey, John. . Authorhouse. 2002. ISBN 1-4033-6720-5.
  • Gailey, Harry A. . Lexington, Kentucky, USA: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1. ISBN 978-0-8131-9047-1.- neutral review of this book here:
  • McGee, William L. . BMC Publications. 2002. ISBN 0-9701678-7-3.
  • Morison, Samuel Eliot. . Castle Books. 1958. ISBN 0-7858-1307-1.
  • Rottman, Gordon L.; Dr. Duncan Anderson (consultant editor). . Oxford and New York: Osprey. 2005. ISBN 1-84176-870-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布干維爾島戰役
  •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 [October 20,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5).
  • Cagney, James. . HistoryAnimated.com. 2006 [2007-09-22]. (原始内容 (javascript)存档于2007-10-23).- Interactive animation of the battle
  • Craven, Wesley Frank; James Lea Cate. .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U.S. Office of Air Force History. [October 20, 2006].
  • Chapin, John C. . World War II Commemorative series. Marine Corps History and Museums Division: 1. 1997 [August 30, 2006]. Also available at: here
  • Frankel, Stanley A. . 1997年9月 [October 20, 2006].
  • Fuquea, David C. .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Winter 1997, Vol. L, No. 1: 418. 1997 [October 20,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0月8日).
  • Hoffman, Jon T. (brochure). FROM MAKIN TO BOUGAINVILLE: Marine Raiders in the Pacific War. Marine Corps Historical Center. 1995 [2006-11-21].
  • James, Karl. (PDF).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2005 [2006-12-12]. (原始内容 (PhD thesis)存档于2006-09-17).
  • Lofgren, Stephen J. . The U.S. Army Campaigns of World War II. [October 18, 2006].
  • Long, Gavin. . Official Histories – Second World War.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3 [November 2, 2006].
  • Mersky, Peter B. . Marines in World War II Commemorative Series. History and Museums Division, Headquarters, U.S. Marine Corps. 1993 [October 20, 2006].
  • Chen, C. Peter. . World War II Database. 2004 [2008-02-01].
  • Miller, John, Jr. .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War in the Pacifi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U.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418. 1959 [October 20, 2006].
  • Odgers, George. . Official Histories – Second World War.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8 [November 2, 2006].
  • Rentz, John M. . USMC Historical Monograph. Historical Branch, Headquarters, U.S. Marine Corps. 1946 [October 18, 2006].
  • Shaw, Henry I.; Douglas T. Kane. . 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963 [2006-10-18].
  • U.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 Reports of General MacArthur. [2006-12-08].- Translation of the official record by the Japanese Demobilization Bureaux detailing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nd Navy's participation in the Southwest Pacific area of the Pacific War.
  • Uyehata, Roy T. (PD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2003 [2006-12-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6-17).- Account of a Japanese-American interrogator on Bougainville.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