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角龙属

异角龙属名:,意为“外来的有角面孔”)又译作异形角龙,是一属角龙科尖角龙亚科恐龙,生存于晚白垩世(坎潘阶中期)的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该属有一个已知的物种,福莫斯特异角龙()。它的遗骸是在福莫斯特组中发现的[1]

异角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79.5 Ma
PreЄ
异角龙的颅骨重建模型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角龙科 Ceratopsidae
亚科: 尖角龍亞科 Centrosaurinae
属: 异角龙属 Xenoceratops
Ryan, Evans & Shepherd, 2012
模式种
福莫斯特异角龙
Xenoceratops foremostensis

Ryan, Evans & Shepherd, 2012

描述

异角龙的复原图

异角龙基于CMN(加拿大自然博物馆)53282,是一个顶骨。在角龙类中,它的颅骨构成了独特的颈盾内侧(中部)和部分外侧的边界。一些额外的头骨也被归入该属,包括顶骨、鳞状骨(构成褶边侧边其余部分的骨头)和部分鼻骨。这些骨头似乎属于至少三个成体。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收藏的一些颅骨碎片也被认为属于这种恐龙。[1]

异角龙可以通过颈盾的骨质装饰等细节与其他角龙类别开来。最靠近颈盾中部的两个厚的骨质突起朝向中间。颈盾上每一个突起旁边都有一个长而扁平的钉状结构,分别指向侧面和后面。顶骨的前端有一个大的、三角形的突起。与大多数角龙类不同,异角龙颈盾内的中部没有突起或其他装饰。异角龙可能有着鼻角和额角的结构,与其他基础的角龙类恐龙相似。正模标本和相关的头骨材料不包括面部的大部分,但是皇家泰瑞尔博物馆收藏的头骨显示出巨大的眉角,可能类似于亚伯达角龙恶魔角龙。同样地,鼻骨碎片的形状暗示了一种长而低的结构,就像梅杜莎角龙一样。[1]

发现过程

1958年,万恩·兰斯顿艾伯塔省福莫斯特镇附近的福莫斯特组挖出了一些头骨碎片。[2]关于这个地层里的恐龙,人们知之甚少。[1]除牙齿外,仅报道了鸭嘴龙类动物的骨骼和厚头龙类――孔头龙的颅骨的发现。[1]

兰斯顿将这些碎片保存在渥太华的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橱柜中。在2003年左右,David C. Evans和Michael J. Ryan对标本产生了好奇,并于2009年进行了更彻底的调查。[2]他们发现它是一个全新的属和物种,Ryan,Evans和Kieran M. Shepherd描述了化石。在发现之时,福莫斯特异角龙Xenoceratops foremostensis)是加拿大己知的最古老的角龙类分类单元。它也是首位组第一个被描述的角龙类。 异角龙属的名称来自希腊语xenos,意为外国的或外来的,ceratops则意为有角的脸,这个组合是指福莫斯特组中缺乏已知的角龙类物种。种名foremostensis艾伯塔省福莫斯特镇命名。[1]

分类学

异角龙和其它恐龙在它们的生活环境中

下面的分支图遵循了Chiba等人(2017年)的系统发育分析:[3]

尖角龍亞科<br />Centrosaurinae

伊頓惡魔角龍
Diabloceratops eatoni

克羅諾斯曲角龍
Machairoceratops cronusi

大鼻角龍族
Nasutoceratopsini

拉莫斯愛氏角龍
Avaceratops lammersi (ANSP 15800)

MOR 692

CMN 8804

提氏大鼻角龍
Nasutoceratops titusi

馬爾他的新分類單元

福莫斯特異角龍
Xenoceratops foremostensis

諸城中國角龍
Sinoceratops zhuchengensis

宾霍恩溫氏角龍
Wendiceratops pinhornensis

納氏亞伯達角龍
Albertaceratops nesmoi

洛奇梅杜莎角龍
Medusaceratops lokii

真尖角龍類
Eucentrosaura
尖角龍族<br /> Centrosaurini

卵圓刺叢龍
Rubeosaurus ovatus

亞伯達戟龍
Styracosaurus albertensis

布氏冠飾角龍
Coronosaurus brinkmani

腔盾尖角龍
Centrosaurus apertus

斯氏棘面龍
Spinops sternbergorum

厚鼻龍族<br />Pachyrhinosaurini

前彎角野牛龍
Einiosaurus procurvicornis

厚鼻龍類
Pachyrostra

霍納氏河神龍
Achelousaurus horneri

加拿大厚鼻龍
Pachyrhinosaurus canadensis

拉庫斯塔厚鼻龍
Pachyrhinosaurus lakustai

培羅特厚鼻龍
Pachyrhinosaurus perotorum

参考资料

  1. Ryan, Michael J.; Evans, David C.; Shepherd, Kieran M. .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2, 49 (11): 1251–1262. doi:10.1139/e2012-056.
  2. Tutton, Michael. . The Canadian Press. November 8, 2012 [November 8,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11, 2012).
  3. Kentaro Chiba; Michael J. Ryan; Federico Fanti; Mark A. Loewen; David C. Evans. .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18, 92 (2): 272–288. doi:10.1017/jpa.2017.6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