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LGBT人物列表
姓名 | 生平 | 身份 | 說明 |
---|---|---|---|
坦那·錫蘭(Taner Ceylan) | 1967– | 土耳其裔德國畫家 | 以男同志情色為主題的超级写实主义畫家[1] |
菲利普親王(Philip, Prince of Eulenburg) | 1847–1921 | 德國皇室、外交官 | [2] |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 | 1901–1992 | 德國演員 | [3] |
威廉·馮·格魯登(Wilhelm von Gloeden) | 1856–1931 | 德國攝影師 | [4] |
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 | 1926–2012 | 德國音樂家 | 馬克思主義者,廣泛採用序列音樂和偶然音乐的創作手法,作品常帶有濃厚的政治性格[5] |
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Magnus Hirschfeld) | 1868–1935 | 德國醫師、學者 | [6] |
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 | 1933–2019 | 德國服裝設計師、企業家 | 僑居摩納哥和法國,令CHANEL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時裝品牌之一[7] |
赫伯特·利斯特(Herbert List) | 1903–1975 | 德國攝影師 | [8] |
戈洛·曼(Golo Mann) | 1909–1994 | 德國歷史學家 | [6] |
克勞斯·曼(Klaus Mann) | 1906–1949 | 德國(歸化美國),小說家 | [6] |
湯瑪斯·曼(Thomas Mann) | 1875–1955 | 德國小說家 | [6] |
弗列德利希·穆瑙(Friedrich W. Murnau) | 1888–1931 | 德國導演 | 默片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9] |
恩斯特·羅姆(Ernst Roehm) | 1887–1934 | 德國政治人物、軍官 | 納粹衝鋒隊領導者[6] |
羅倫·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 | 1955– | 德國導演、編劇 | 執導多部好萊塢暢銷電影,代表作《獨立日》《明天過後》《2012》等[10] |
賴納·華納·法斯賓德(Rainer Fassbinder) | 1945–1982 | 德國導演 | 情人為摩洛哥演員El Hedi ben Salem[6] |
湯瑪斯·希斯佩加(Thomas Hitzlsperger) | 1982– | 德國運動員 | [11] |
克勞斯·沃維雷特(Klaus Wowereit) | 1953– | 德國政治人物 | 前柏林市長[12] |
參考資料
- .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5).
- (PDF).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05).
- McLellan, Diana (2001). The Girls : Sappho Goes to Hollywood. St. Martin's Griffin. ISBN 978-0-312-28320-9.
- Nostalgia and the Photography of Wilhelm von Gloeden by Jason Goldman in GLQ: A Journal of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12.2 (2006) 237-258
- .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許佑生. . 台北: 開心陽光. 1996年9月. ISBN 957-99314-3-7 (中文(繁體)).
- . [201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7).
- .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Thomas Waugh. .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5 [2020-07-11]. ISBN 08223246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201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 .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 .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