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碼輸入法

快碼輸入法是一個由香港九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開發的字形輸入法,其把漢字歸類為可橫向分割字和不可橫向分割字,然後再按照其輸入漢字的法則把漢字編碼。

快碼輸入法
中文輸入法
發明人九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發明年份1995年
類別字形

軟件必須於購買後再進行登記和安裝,才能使用。

歷史

該輸入法是在1995年由香港劇作家梁立人發明,後來他又和香港首屆「十大傑出數碼青年」劉文建合作去提升該輸入法。

目前最新版本為「快碼 v10」,在2016年上市[1]

特色

快碼輸入法是一種形碼輸入法,字根普遍較大塊,大多是可獨立使用的完整漢字,數量也較多。它以「快過倉頡,易過簡易」作宣傳口號。

快碼的字根共有377個。它使用了QWERTY鍵盤上26個英文字母鍵、10個數字鍵、9個標點符號鍵,即總共用45鍵。另外把「,」和「.」作特殊用途鍵。

根據說明書所稱,快碼輸入法的重碼率約百分之五。如果加上以「第一選字鍵」和「第二選字鍵」即時選字,重碼率可減至百分之一左右。但有輸入法研究者認爲是謊言。[2]

取碼原則

快碼輸入法把漢字歸類為可橫向分割字(橫分字)以及不可橫向分割字(非橫分字),然後按照「可橫向分割字取左邊首碼,右邊首尾碼」(即「橫分字:首-首尾」)、「不可橫向分割字則取首尾碼」(即「非橫分字:首尾」)的原則取碼。但有輸入法研究者指其實際取碼經常不依此規則[2]

普及程度和使用問題

在香港,由於快碼輸入法不是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內置,而且還要在註冊後才可使用,故此快碼輸入法使用者的人數比現時大部份的主流輸入法使用者的人數低。另外,快碼輸入法的字根佔用了大鍵盤上排的數字鍵,對使用手提電腦的快碼使用者來說,輸入數字就成為其最大問題。快碼輸入法的其他問題包括重碼率高、字根較多等。

爭議

快碼輸入法常以攻擊倉頡輸入法來作宣傳,當中包括被指失實和人身攻擊的內容,引起了輸入法研究者間的爭議。

快碼輸入法支援新版作業系統速度緩慢,常在新作業系統推出後好一段長時間,才有支援新作業系統的版本面世,甚至一度被用戶及電視劇集的編劇指它快變成孤兒軟件[3]。而其生產公司近年都力推九方輸入法,令用戶感到受冷落。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香港: 九方科技有限公司. 2016-04-11 [2020-09-13].
  2. 刻石錄:〈我學中文輸入法(三)〉
  3. 知識產權關注小組:〈孤兒軟件〉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