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汀石油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4.854億桶油當量(2.970×109千兆焦耳)的預估探明儲量,其中55%為石油(包括頁岩油)、21%為液化天然氣、24%為天然氣;儲量中,有91%在位於北達科他州巴肯頁岩三岔頁岩頁岩油田開採、7%位於丹佛盆地、2%於其他地區。[2]

懷汀石油公司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
成立1980年 (1980)
代表人物首席執行長
林恩·彼得森(Lynn Peterson)
首席財務官
詹姆斯·亨德森(James Henderson)
[1]
總部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
標語口號"Fundamentally better"
從根本做得更好
产业石油業
產品石油
天然氣
凝析油
頁岩油
營業額 $ 15.72億美元(2019年)
$ -2.41億美元(2019年)
資產 $ 76.36億美元(2019年)
資產淨值 $ 40.25億美元(2019年)
員工人數505(2019年)
產量平均每日 125.5 × 103桶油當量(768,000焦耳)(2019年)
网站whiting.com
備註[2]

懷汀石油公司英語:)或譯惠廷石油,是美國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

2020年4月1日,因2020年石油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暴跌,懷汀石油與其部分子公司宣布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3],並於同年9月完成財務重組。[4]

歷史

懷汀石油公司於1980年由肯尼斯·R·懷汀(Kenneth R. Whiting)和伯特·拉德(Bert Ladd)建立。[5]1992年,被美國中西部一家公用事業聯合能源以2,7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成為齊全資子公司。[6][7]

2003年11月,懷汀石油獨立上市,並透過首次公開募股募資超過4億美元。[8]2005年,該公司以4.5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orth Ward Estes油田的資產。[9]2013年7月,該公司以8.46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狹地的資產出售給美國能源公司BreitBurn Energy Partners(BBEP)。[10]2013年8月,該公司以2.6億美元的價格併購一家私人公司位於威利斯頓盆地油氣井資產。[11]

2014年,該公司以60億美元收購其競爭對手科迪亞克石油天然氣公司(Kodiak Oil & Gas),成為該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公司。[12][13]科迪亞克石油天然氣的探明儲量為1.67億桶油當量(1.02 × 109千兆焦耳),而懷汀石油實際上支付每桶23.77美元。[14]2017年1月,該公司以3.7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位於北達科他州的中游產業(油氣儲運產業)。[15][16]2017年8月,該公司以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位在北達科他州伯特霍爾德堡印第安保留區附近的資產出售給石油公司RimRock Oil & Gas Williston。[17]

2020年4月1日,因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發生石油價格戰而引發國際油價暴跌,懷汀石油與其部分子公司宣布依據《美國法典第11章破產法》向德克薩斯州南區破產法院聲請破產保護,同時停止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18][3][19][20]同年9月1日,懷汀石油宣布完成財務重組並退出破產保護,新發行的股票重新在紐約證交所交易,而SRC能源公司(SRC Energy Inc.)的前任CEO林恩·彼得森(Lynn Peterson)和前任CFO詹姆斯·亨德森(James Henderson)分別出任懷汀石油的新任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21][22]

參考資料

  1. . Whiting Petroleum Corporation.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美国英语).
  2.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2019-12-31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美国英语).
  3. 孫素青. . 香港01. 2020-04-02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中文(香港)‎).
  4. . Business Wire. 2020-09-01 [2020-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英语).
  5. . The Aspen Times. 2014-06-04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美国英语).
  6. (PDF). Whiting Petroleum Corporation.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26) (美国英语).
  7. . Whiting Petroleum Corporation.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美国英语).
  8. MST. . Denver Business Journal. 2003-11-20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3-16) (美国英语).
  9. OGJ. . The Oil & Gas Journal. 2005-10-10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英语).
  10. . Business Wire. 2013-07-15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8) (英语).
  11. . Business Wire. 2013-08-27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8) (英语).
  12. . Business Wire. 2014-12-08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8) (英语).
  13. 沐雨. . 新浪新聞中心. 2020-04-09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中文(简体)‎).
  14. Ernest Scheyder. . The Dickinson Press. Reuters. 2015-10-28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英语).
  15. . Business Wire. 2017-01-03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8) (英语).
  16. Brelsford, Robert. . The Oil & Gas Journal. 2017-01-03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8) (英语).
  17. . Business Wire. 2017-08-15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英语).
  18. Arathy S Nair. . Reuters. 2020-04-01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英语).
  19. 曾筠淇. . ETtoday新聞雲. 2020-04-02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中文(繁體)‎).
  20. . 財華社. 2020-04-02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中文(繁體)‎).
  21. Dan Mika. . Greeley Tribune. 2020-09-03 [2020-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美国英语).
  22. . Business Wire. 2020-08-14 [2020-09-24]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