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选试

戊戌选试,1238年,蒙古帝国考试儒生的活动,为蒙元时代实行科举制度的前奏。 元史纪事本末记载“元自太宗下中原,用耶律楚材议,命朝臣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辞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得东平杨英等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而廷议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1]“编者以为,国子监祭酒许衡亦在中举之人中。 1237年八月,在中书令耶律楚材、郭德海等人建议下,窝阔台下诏仿汉制拟行科举,次年中原诸路以论、经义、词赋三科,考试儒生,以备选拔入仕。1238年是戊戌年,故称戊戌选试。考试得中之人豁免其赋役,还可以授以地方性的议事官,与各处长官同署共事。1238年四月,窝阔台下诏举行汰僧道的考试。对和儒生的考试一起施行,赵仁、田师颜等主持诸道考试的试官,都是“三教试官”。得中的儒生多未能入官,担任议事官、同署地方政事的约定基本上没有实行,仅是与僧道相同,只是原为俘户的得中者被放宽为儒户。戊戌选试并非真正意义的科举取士[2]

注釋

  1. 元史纪事本末
  2. 《中国考试大辞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