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貝坦西斯

戴林·貝坦西斯英語:1988年3月23日)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後援投手,他曾效力於同個城市的紐約洋基隊

戴林·貝坦西斯
Dellin Betances
2015年在洋基登板的貝坦西斯
紐約大都會 – 背号68
後援投手
出生: (1988-03-23) 1988年3月23日
 美國紐約曼哈頓
打擊: 投球:
美國職棒大聯盟首秀
2011年9月22日,代表紐約洋基隊
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績
(2018年止)
勝敗投數21–22
自責分率2.36
三振數619
救援成功36
球队
生涯成就与獲獎紀錄

早期生活

貝坦西斯出生於紐約市曼哈頓的華盛頓崗(Washington Heights)。他的父母是從多明尼加移民到美國定居[1]。貝坦西斯的父親是一位拳擊手及計程車的駕駛。貝坦西斯有兩位哥哥跟一位妹妹[2],在他10歲的時候就搬家到下東城[1],在這一年(1998年),貝坦西斯跟他家人一起去洋基的主場看到大衛·威爾斯(David Wells)投出完全比賽的這一場比賽,從這一天起,他從原本喜歡籃球改成喜歡棒球[3]

高中時貝坦西斯就讀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格蘭街教育學校(Grand Street Campus School),當時貝坦西斯的身高是6尺4吋,已經可以投出85 mph的快速球。而到2005年的時候,貝坦西斯的快速球已經達到90 mph[1]

小聯盟時期

貝坦西斯在2006年參加大聯盟選秀會,當時他以若無法第一輪被選中,則預計去就讀范德堡大學,而最後貝坦西斯是在第八輪第254順位被紐約洋基所選中,之後當時雙方簽下高於市場行情的1百萬簽約獎金[2][3]

2009年,貝坦西斯在高階1A的11場先發中,繳出2勝5敗、防禦率5.48的不合格成績。之後在6月因右手折受傷進入傷兵名單[4],接著動了尺骨附屬韌帶重建術 [5]。在2010年,貝坦西斯順利的回到球場上,從2A開始他新的球季,在這一年洋基也將他加入40人的名單中[6]

大聯盟生涯

紐約洋基

2011年9月8日,洋基將貝坦西斯叫上大聯盟[7],在9月22日他也如願在大聯盟出登板投球[8],不過最後他只有主投兩場比賽[9]。2013年5月10日,貝坦西斯再度被叫上大聯盟,和在小聯盟不同的是他是在牛棚擔任救援投手[10]。5月24日他因傷進入傷兵名單,此時伊萬·諾瓦離開傷兵名單回到大聯盟。傷癒復出他待在小聯盟,和前幾年不同的是他被定位為救援投手,而表現比擔任先發投手時更精彩,在49.1局投出63次三振,並且只有1.46的防禦率,好表現讓他在8月11日再度被叫上大聯盟[11]。不過在8月15日他又被送回小聯盟,直到9月1日才再回到大聯盟[12][13]

2014年,貝坦西斯入選參加大聯盟生涯第一次的明星賽,這一年洋基另外一位菜鳥獲得入選參加明星賽的投手是田中將大。這是洋基至從1947年Spec Shea以後,再有菜鳥獲選參加明星賽[14]。9月17日,客場對坦帕灣光芒的比賽中,貝坦西斯三振Kevin Kiermaier,使他今年的三振數來到131次,而這個三振讓他超越馬里安諾·李維拉在1996年的130次三振的紀錄,成為洋基隊史上單季投出最多三振的救援投手[15],而貝坦西斯的投球局數還比李維拉少20局就達到這個紀錄[16]

2015年,貝坦西斯和Andrew Miller組成洋基勝利方程式。

2016年,Dellin Betances、Andrew Miller,加上來自紅人的Aroldis Chapman,組成洋基牛棚三本柱。

2019年因傷只出賽一場後,變又因腳傷提前結束球季,季後成為自由球員。

紐約大都會

2019年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Betances貼出了自己帶著大都會球帽的照片;隨後大都會就正式宣布以一年1050萬美金,並附帶2021年球季Betances可以自己決定的600萬美金(可用300萬美金買斷)選擇權、2022年球季若2021年球季有達成目標可以自動執行的選擇權,簽下Betances。

球探報告

在2013年,貝坦西斯的投球經由測速器四縫線快速球均速為96 mph,彈指曲球均速為82 mph,變速球均速89 mph[17]

私人生活

貝坦西斯利用他的簽約金在提內克買了一棟房子給他的父母住[3]

職棒生涯成績

年度球隊勝場敗場防禦率場次先發完投完封中繼救援局數被安打被全壘打四壞奪三振WHIP
2011NYY006.752100002.220622.62
2013NYY0010.806000005.0912102.20
2014NYY501.407000022190.0464241350.78
2015NYY641.507400029984.0456401311.01
2016NYY363.0873000281273.0545281261.12
2017NYY362.8766000191059.2293441001.22
2018NYY462.706600020466.2447261151.05
2019NYY---------------
8年21222.3635710011736381.0228261706191.04

參考資料

  1. . Sportsillustrated.cnn.com. June 5, 2006 [August 11, 2013].
  2. Kernan, Kevin. . New York Post. November 8, 2008 [August 11, 2013].
  3. Marchand, Andrew. . ESPN. Sports.espn.go.com. May 17, 1998 [February 19, 2011].
  4. . Newsday. June 24, 2010 [August 11, 2013].
  5. . Thunderbaseball.wordpress.com. August 30, 2009 [August 2, 2010].
  6. . Yankees.lhblogs.com. November 19, 2010 [February 19, 2011].
  7. Hale, Mark. . New York Post. September 9, 2011 [September 9, 2011].
  8. McCarron, Anthony. . Daily News (New York). September 23, 2011 [September 23, 2011].
  9. . MLB.com. August 11, 2013 [August 11, 2013].
  10. Sherman, Joel. . New York Post. May 10, 2013 [August 11,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6日).
  11. . Hardballtalk.nbcsports.com. August 11, 2013 [August 11, 2013].
  12. . YES Network. August 15, 2013 [2014-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13. . MLB.com. September 1, 2013.
  14. https://twitter.com/Yankees/status/485944230611648515
  15. Waldstein, David. . The New York Times. 17 September 2014 [18 September 2014].
  16. Marchand, Andrew. . ESPN. 17 September 2014.
  17. . Brooks Baseball. [15 March 201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