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名堂

打出名堂》是由NIKE舉辦的籃球真人秀,也是第一個橫跨大中華地區兩岸三地的籃球實境節目。第一屆《打出名堂》自2014年夏季播出,每周播放一集;並採用當周錄影當周播放的方式,即時記錄熱愛籃球的球員們追求打出名堂的故事,兩千多萬觀看次數獲得兩岸三地許多籃球愛好者的迴響。第二屆的《打出名堂》也在2015年夏季揭開序幕。

打出名堂
Rise
格式真人實境秀-籃球訓練與競技
开创大中華區 NIKE
主持陳建州(1-2屆)
主演吳松蔚(第一屆 MVP -台灣)、黃律堯(第一屆 MVP - 香港)、李觀洋(第一屆 -中國)、楊天佑(第二屆 -台灣)、劉莎玟(第二屆 -台灣)、陳德恩(第二屆 -香港)、安雲鵬(第二屆 -中國)
国家/地区大中華區
每集长度每集20分鐘左右
播映
首播频道Youtube
官方网站

活動源起

熱愛籃球的素人缺少一個被看見、挑戰自我的機會。為了鼓勵對籃球有夢的孩子,激發他們心裡的籃球火苗,NIKE舉辦了《打出名堂》。如同主持人陳建州所言,《打出名堂》看見了一群「籃球是生活的一部分、身體的一部分,希望把時間都花在籃球場上」的素人球員[1],讓所有對籃球具有熱情、把籃球視為一切的素人一個接受訓練、挑戰自己,為自己爭取一個被看見的機會。[2]

精神主旨

「打出名堂」是一種心理的力量,它沒有任何限制,也不分出處,只問決心。只要渴望用籃球證明自己、挑戰自我,從籃球中找到目標與自信,就能打出自己的名堂。

四大核心精神

  • UNITY:「籃球這項運動,當你在說『我』的時候,請再後面加上個『們』,『我們一起拿冠軍!』」--《打出名堂》主持人陳建州。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唯有凝聚團隊、相信隊友,才有機會為球隊獲得榮耀。
  • SELF BELIEF:籃球路上總是會有許多挫折,無論是傷痛或是任何挑戰,相信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能耐,才能夠在籃球路上繼續邁進。
  • PROGRESS:籃球不問你從哪裡來,只問你付出了多少。」--LeBron James。天生條件不佳,就用後天訓練彌補;場上技巧不好,就用更多練習增進自我。不斷進步、提升自己,就會在籃球場上得到回報。
  • JOY:「除了克服挑戰、相信自己、信任隊友之外,《打出名堂》也期待球員能夠享受籃球所帶來的歡樂;真心喜歡籃球、能為籃球付出一切的人,就會感受到籃球蘊藏的樂趣以及正面態度。

歷屆賽事內容

第一屆 2014

  • 海選:素人球員自由在網路平台上傳30秒的影片,秀出對籃球的決心、熱情、以及與籃球的故事,就有機會打出名堂。
  • 地區選拔(30強名單) - 7月21日至7月25日:在各地區訓練營中,由LeBron James擔綱訓練營教練,帶領素人球員強化籃球技巧,同時在訓練營結束時,公布晉級30強的名單。
  • 30強晉級訓練營 – 黑曼巴試煉 – 7月31日至8月2日:30強球員前進上海,在7月31日接受職業等級的高強度籃球訓練,8月1日於黑曼巴球場接受Kobe Bryant親自指導、訓練,8月2日進行第一波淘汰,公布晉級20強的名單。
  • 20強晉級訓練營決賽 – 黑曼巴試煉-8月2日至8月4日:20位球員,繼續挑戰10強決賽。而在第一附加賽全場對抗,增加一個名額。第二附加賽,投籃接力抗壓挑戰,再增加一個名額,共12強進入決賽。期間 Kobe 毫不保留地訓練與參與,球員們親身體驗頂尖球星的魅力與成功特質。
  • 終極12強決賽 – 8月5日至8月16日:最後12強前進北京,首先在東單球場面對CL Smooth街頭籃球隊的熱身挑戰。結束熱身挑戰賽後,Michael Peck教練針對挑戰賽的缺點進行訓練,增強團隊默契、戰術配合。然而更強悍的對手與更嚴苛的訓練,不但球員的體能下滑,對自己產生質疑,甚至在訓練中發生摩擦。經過衝突、沮喪、與沉思。在教練 Peck 的鼓勵與個別訪談下,球員們找回對籃球的熱情初衷,也更珍惜這次機會。開誠佈公地面對自己的錯誤與缺點,也加深了隊員彼此的信任,球隊的團隊精神更加凝聚。而球隊也在投票選出的隊長吳松蔚的帶領之下,前進五棵松籃球公園,面對中國街頭籃球明星隊的最終挑戰。賽後,由教練、對戰球隊、隊友與觀眾分別選出三位打出名堂MVP:吳松蔚(台灣)、黃律堯(香港)、李觀洋(中國)。
  • 3強前進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世界籃球嘉年華(World Basketball Festival)-9月5日-9月7日:9月5日至9月7日期間,三位最終的 MVP 與來自美國NCAA、德國職業隊、法國職業隊的國際球員一起接受訓練,組成 Team AD與Team Kyrie,兩隊完成一場表演賽。並參觀第一屆世界盃籃球賽。
時間篇名內容階段參與球星
7/14第一集:徵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海選易建聯
7/24第二集:詹皇降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海選、30強選拔LeBron James
7/31第三集:草根崛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30強選拔LeBron James
8/7第四集:師從Kobe黑曼巴試煉Kobe Bryant
8/14第五集:並肩作戰黑曼巴試煉Kobe Bryant
8/21第六集:終極決戰(大結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2強決賽易建聯
9/5巴塞隆納之旅 DAY 1世界籃球嘉年華Kyrie Irving、Anthony Davis
9/6巴塞隆納之旅 DAY 2世界籃球嘉年華Kyrie Irving、Anthony Davis
9/7巴塞隆納之旅 DAY 3世界籃球嘉年華Kyrie Irving、Anthony Davis
9/7巴塞隆納之旅 決賽世界籃球嘉年華Kyrie Irving、Anthony Davis

第二屆 2015

  • 海選:素人球員自由在網路平台上傳90秒的影片,在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講述獨特的籃球故事以及為什麼值得「打出名堂」的機會。
  • 第二階段複選:海選階段於2015年6月26日截止,在數萬條報名影片中選出初賽參賽球員。並經過多次訓練營與選拔後,從各地選出三十強名單。
  • 30 強訓練營:從海選中脫穎而出的30位球員前進北京星銳球場接受專業教練及 Paul George 的訓練。最終淘汰六名球員,24 強將前進上海接受 Kobe Bryant 的訓練。
  • 24 強訓練營:接受 Kobe 訓練前,24強選手接受MTC訓練中心身體素質與協調性的訓練。在東單球場第一次以團隊形式挑戰街籃,培養團隊默契。六天的強化訓練營中,球員互相競爭的心態也開始產生。來到上海後,隨著 Kobe 訓練營的逼近,球員們訓練時的肢體碰撞與挫折也更多。24位球員見識到Kobe「精準」與「嚴格」的訓練。在Kobe訓練營中淘汰至18強。進行下階段訓練營前,球員們得到一週的休息時間,各自進行身心的休息與加強課表的自主訓練。
  • 18 強訓練營:經過教練 Dee Brown 的訓練,球員們接受 LeBron 的挑戰。在增額兩名後,選手淘汰至12人晉級總決賽。
  • 12 強挑戰賽:12人組成最終隊伍,經過三天集訓與北京黑豹隊進行最終MVP決定賽。選出四位MVP楊天佑、劉莎玟、陳德恩、安雲鵬。獲得參加明年多倫多明星賽資格。
時間篇名內容階段參與球星
7/21第一集「徵召啟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海選、30強選拔姚明、DeMarcus Cousins
7/27第二集「星銳登場」24強選拔Paul George
8/04第三集「歷練同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4強選拔Paul George
8/11第四集「曼巴來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8強選拔Kobe Bryant
8/17第五集「曼巴決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8強選拔Kobe Bryant
8/26第六集「詹皇降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2強選拔LeBron James
9/01第七集「終極對決」MVP選拔Darymond Green、Nick Johnson

歷屆球星與教練陣容

NBA 美國職籃球星

  • LeBron James (2014/2015):「不管室內還是室外,不管晴雨豔陽。我的夢想就是打球,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緊緊抓住。」LeBron James不但以自身經驗鼓勵球員,並擔任第一屆《打出名堂》北京、香港、高雄、台北訓練營、選拔賽教練。參與訓練營相關課程。「籃球不在乎你從哪裡來,重要的是你為了籃球付出多少。」「重點不是能力,我們要看到永不放棄的心與信念。」LeBron 的態度,替《打出名堂》的精神下了最好的註解。[3]在2015第二屆中擔任18強訓練營導師。
  • Kobe Bryant (2014/2015):「你可以做到比你想像得更好!」意志堅強、訓練刻苦、熱愛籃球的 Kobe Bryant擔任第一屆《打出名堂》30強上海訓練營與晉級賽活動教練,同時也是最佳的活動精神象徵。在訓練營期間,Kobe細心指導每一個動作的細節,讓球員們體會到Kobe對於籃球執著的態度以及精湛的球技。[4]第二屆打出名堂,Kobe 於8月5日造訪台北。接受上屆球員范弘昊親自設計的球鞋,會面來自南投埔里南光國小籃球隊,並於台北訓練營中親自指導後仰跳投腳步與空手跑位的技巧。
  • Kyrie Irving (2014):「失敗造就了現在的我。為了實現我的目標,我還會繼續去摔倒,有一天,這些失敗會成為你們巨大的財富!」對籃球路的執著讓 Kyrie Irving 成為《打出名堂》的最佳代言人。Kyrie 擔任第一屆國際訓練營 Team Kyrie客座教練。
  • Anthony Davis (2014、2015):「遇到比我強的人,我只會堅持下去,更多的訓練、更多的嘗試,直至戰勝對手。」Anthony Davis認為要在籃球上《打出名堂》不只是在身體與球技上,更是心裡與精神層面的挑戰。Anthony擔任第一屆國際訓練營 Team AD客座教練。第二屆海選教練。因昌鴻颱風取消台北站訓練營活動。
  • DeMarcus Cousins (2015):國王隊中鋒 DeMarcus Cousins 於2015年6月8日、9日於台北金華國中、南山高中[5]進行兩場訓練營,指導打出名堂球員籃球技巧。並鼓勵球員「注重細節與基本、持續不斷的練習,機會總有一天會降臨。」[6]
  • 姚明(2015):國際知名球星。於第二屆賽事中擔任海選評審。表示:「永遠不要忘記你熱愛籃球的原因。」[7]
  • Paul George(2015):擔任第二屆第一站「星銳球場」的導師。去年夏天參加美國隊集訓期間,Paul George遭遇嚴重的傷病,而在漫長的康復過程當中,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籃球信念,而這也是“打出名堂”希望帶給青少年們的精神。」[8]在北京站活動的最後,與六位被淘汰的球員見面,告訴他們各別的優點,鼓勵他們繼續朝夢想前進。

中華區球星

  • 易建聯(2014):自姚明退役後,易建聯是中國籃球最閃耀的國際級球星。在第一屆《打出名堂》活動中擔任海選評審以及決賽評審。
  • 陳建州(2014、2015):身為台灣籃球運動的推動者。陳建州一直關心籃運發展,因傷退出球場但仍保有籃球熱愛的他,是打出名堂活動的最佳代言人、召集人與主持人。

專業教練

  • 王非(2014):中國男籃國手與教練,曾在職業賽以教練身分取得五連冠的佳績。在第一屆與第二屆《打出名堂》活動中擔任海選評審。
  • Michael Peck (2014):在第一屆《打出名堂》中擔任30強至決戰的《打出名堂》隊總教練。同時也是波特蘭拓荒者(Portland Trail Blazers)所屬發展聯盟球隊愛達荷奔騰(Idaho Stampede)總教練。重視正確打球的概念、基本動作的細節與團隊的「信任」。三週的訓練期間,給予球員職業級的訓練。對於球員樂於接受指導的熱情印象深刻。[9]
  • David Thompson(2015):來自明尼蘇達的專業教練。擔任打出名堂球員北京站的總教練。能叫出球隊所有球員的名字。跟著對籃球的熱情抵達,帶著對球隊的感情離開。
  • Eric Viuhkula(2015):來自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專業教練。擔任上海站總教練。強調快速進攻,注重個人基本運球能力。提供 Kobe 訓練營前的基礎練習。
  • Dee Brown(2015):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從90年到2002年征戰於美國職籃NBA中,2002年開始轉任教練職。配合打出名堂隊的特色,打造發揮速度優勢的球隊。

藝術家/藝人

  • 張鈞甯(2014):擔任第一屆《打出名堂》海選評審。熱愛運動的張鈞甯了解不斷挑戰自己的重要性。而堅持不放棄的精神,也讓她在不斷失敗的試鏡中找到機會,在戲劇上發光發熱。藉由自己的經驗,鼓勵素人球員們堅持夢想、把握機會。[1]
  • 朗朗(2014):「不論籃球、音樂或是任何領域。我們都是為了夢想不懈的努力。」朗朗是第一位受聘於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中國鋼琴家。擔任第一屆選拔賽嘉賓。
  • 艾力克斯(2014/2015):在打出名堂擔任現場活動主持人。台灣男藝人,從團體三片吐司出道。

歷屆參賽球員

第一屆(2014)

  • 吳松蔚 (台灣,雲林,飛沙村,MVP )-由隊友與觀眾選出,成為三位決賽MVP之一。決賽訓練期間,被隊友投票選為隊長。就讀雲林縣飛沙國小期間,吳松蔚開啓籃球之路,在當時於學校擔任工友的彭教練啟蒙下,開始訓練基本動作,受益於澎教練特製的縮小版籃框,吳松蔚的精準外線奠基於此時。高中加入HBL傳統名校三民家商,在教練謝玉娟的帶領之下屢有佳作,並曾創下單場投進 7 個三分球的個人紀錄。因家庭因素,於大一時離開籃球,大三復出時報名參加《打出名堂》活動。目前吳松蔚效力謝教練執教的大專籃球聯賽甲二級學校義守大學,擔任得分後衛。「打出名堂就是越過一切困難。我們都會經歷失敗,但重要的是別讓失敗把你打倒,而是要站起來、越過它。」吳松蔚的這段話,替還在延續的籃球生涯下了最好的註解。[10]
  • 黃律堯(中國,香港,MVP) –由教練選出,成為三位決賽MVP之一。曾代表香港青年隊參加亞青賽。打出名堂代表隊的開心果。在香港各地打球,享受以球會友的過程。掌握每一次出手的機會,以及替球隊帶來勝利的快樂。目前獲得香港甲一球隊邀請加盟,並與另外兩位《打出名堂》的香港代表組成了球隊Risenation,分享參與首屆《打出名堂》的體驗和收穫。[11]
  • 李觀洋(中國,石家莊,MVP)–由決賽隊戰球隊選出,決賽三位MVP之一。來自西安工業大學的李觀洋為了打出名堂球隊的需要,從小前鋒改打中鋒。在與 Kobe Bryant 的單挑中獲勝,除了勝利的喜悅,李觀洋從中獲得更多的是自信。目前是西安工業大學的頭號得分手與球隊核心。[12]
  • 范弘昊(台灣,新竹,12強)–「我們選擇你不是因為同情,而是你的表現能激勵更多熱愛籃球的人。」- Kobe Bryant。雖然擁有肢體上的障礙,但獨臂不能阻擋范弘昊熱愛籃球的心。曾經因為右手的殘缺讓他自卑、挫折,但在球場上,全力以赴、挑戰自己的籃球經驗,幫助他走出悲觀,勇敢認識新環境。「不要被自己『不一樣』的想法侷限住」,帶著 Kobe 的鼓勵與《打出名堂》的挑戰經驗。重回 UBA 賽場的他繼續籃球夢,代表雲林科技大學出戰公開二級聯賽。
  • 李加斌(中國,雲南,臨滄,12強)-出身農村、家境不富裕的他,並沒有因為生活困頓而放棄熱愛籃球的心。過去曾到緬甸參與籃球比賽賺取家用,也因為籃球是共同的語言,與緬甸國家隊球員相處融洽。
  • 徐心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12強)-入選第一屆《打出名堂》決賽12強唯一一位女生。從小看籃球耳濡目染,因為籃球結交了許多好友。目標是希望透過對籃球的執著,建立新疆女籃隊。
  • 涂家豪(中國,江西,上饒,12強)-看了網路上的籃球影片,愛上華麗的街頭籃球。穿上寬大的衣服,希望成為街頭籃球王,在首屆《打出名堂》12強選拔賽時表現出色。
  • 林湧南(中國,廣東,深圳,12強) -因為身高與彈性優異,從小一路參加比賽。但也因為過去打球都靠天生體能,進入第一屆《打出名堂》12強時,曾一度無法適應高強度訓練,然而希望自己表現更好、被別人看到的渴望,也讓他重新站回球場,接受職業級的訓練。
  • 艾孜買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12 強)–雖然身處籃球風氣、水準都較低,場地也比較少的地區,他常常為了打籃球走40分鐘的路到鎮上的體育館,就是為了享受在場上奔馳的時光。剛進入最終12強時,也曾質疑自己,然而對於籃球的熱情讓他足以面對困難,重新振作。
  • 左柏豪(中國,香港,12強) – 33歲,第一屆年紀最大的決賽參賽者。因為巨人症影響生長激素,原是長跑選手的他因此無法繼續田徑運動。於30強晉級賽中遞補入選。再於12強選拔賽中爭取到最後一個晉級名額。
  • 李雨龍(中國,北京,12 強) – 家世好反而是他在球場的障礙。在北京東單球場的挫敗,讓他拼命地訓練球技,希望用籃球證明自己。在北京訓練營時,曾經因為態度不佳而與教練起衝突離開球場,但冷靜思考後讓他放下驕傲、願意付出一切打出名堂。
  • 李德龍(中國,瀋陽,12強)-身高不高並沒有阻礙他的籃球夢,反而利用後天的努力增強自己。效法Kobe Bryant早起練球,每天刻苦訓練出精準的外線能力。
  • 呂宗霖(台灣,台北) -呂宗霖的身材條件或籃球天賦曾經都不被看好,但他選擇化質疑為動力。參與第一屆《打出名堂》時,在台北場次的地區選拔賽中獲選進30強名單。而他在能仁家商拿下冠軍後,目前代表台灣科大參與UBA聯賽,於大一球季獲選新人王。
  • 許祖豪(台灣,澎湖) -曾因為愛玩,被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學長呂奇旻的鼓勵讓他走回籃球路。走出澎湖是他的人生目標,想證明自己、開開眼界,所以希望能看看不同的訓練方式。雖然被 Kobe Bryant 選入20強,但從馬公高中畢業考上大學的他,選擇了回台報到大學,也因此把機會讓給了香港的左柏豪。
  • 邱駿峰(台灣,桃園) -籃球,是唯一讓他變得外向的活動。能在長得更高的人面前投進球,籃球讓他更有自信。熱愛籃球的他連任何一點空檔都不放過,只要有時間就想要練習籃球,也讓他在高雄的選拔賽脫穎而出。
  • 賴竹信(台灣,新竹)-與弟弟賴俊廷因為共同熱愛籃球一起入選30強名單,成為唯一入選30強的兄弟檔。賴竹信在黑曼巴試煉中,以一顆三分球解除了李觀洋的折返跑懲罰。
  • 李旻庭(台灣,台中)-就算音樂班(擅長小號)佔去大部份的時間,但她從未選擇放棄最愛的籃球,無論是念書還是練習樂器,籃球總是不離手。是台灣唯一一位入選第一屆《打出名堂》的女生球員。
  • 焦華一(中國,牡丹江)-因為對籃球的熱愛,放棄了綜合性大學,上了瀋陽體育學院主修體育產業管理。膽子大是她最大的特徵,而當過交換學生的她外語能力優異,得以讓她跟偶像 Kobe Bryant 交談無礙。
  • 張堯(中國,雲南,昆明)-爸爸媽媽都曾是籃球運動員,而籃球是她與父親的溝通方式,從小與父親的練球是最快樂的回憶。如果有超能力,希望能與過世的父親繼續打球,思念與熱情是她打球最大的力量。
  • 周家順(中國,武漢)-「喜歡,只是一種單純的熱愛。」在籃球的路上他並不順遂,找不到適合的球場、比賽總是輸多贏少,但這些阻力都沒有讓他放棄籃球,而始終相信籃球之神會眷顧勇於堅持的人。
  • 袁喆(中國,湖北,武漢)-因為學業成績不佳,曾考慮是否放棄籃球。雖然因為籃球特長考上高中,但期待一個更正規的訓練,讓自己擺脫苦工球員的角色。晉級20強,但因腳傷退賽。
  • 陳澤榮(中國,香港)-同樣是出身貧民區的LeBron James是他的典範。曾經因為不懂得與隊友相處,而與球隊格格不入。但隨著他效法LeBron自我要求、努力訓練的精神之後,逐漸贏得隊友們的信任。最大的願望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隊友,一起享受打球的樂趣。
  • 陸民皓(中國,香港)-混血兒。頻繁的傷勢讓他無法持續上場參與比賽,但即使手斷了,他也願意在球場用單手練投。為了勝利、為了上場,挑戰所有的可能性。
  • 梁榮昌/二宮一輝(中國,香港)-他童兒時在外公教導,非常喜歡籃球,籃球是他生命一部分,曾代表香港青年隊出賽,曾經參加日本訓練營,曾經是Nike League 2008年度熱門最佳球員之一和被譽為香港新星之一,他在球場表現被譽為"獵鷹",可惜不能夠拿最佳球員獎項,他於16歲在比賽右腳膝關節前十字韌帶受傷,他右腳頻繁受傷無法持續上場和參與比賽,直到打出名堂活動出現,在訓練營表現正常發揮,可惜在LeBron James訓練營落選。
  • 李鑫(中國,合肥)-23歲的年紀,卻已經有六年工作經驗。心情不好,沒錢吃飯,都會去打籃球。籃球是他紓壓的唯一庇護所。

第二屆(2015)

  • 張師碩(台灣,彰化)- 彰化高中乙組籃球校隊隊長,曾串連北中南各區高中球隊,透過臉書和社群站集結向教育部提出請願,更改乙組複賽日期,成功讓複賽與學測時間錯開。明年將成為成功大學電機系新鮮人。[13]在Kobe訓練營中,贏得閃電邊線挑戰順利晉級。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
  • 劉莎玟(台灣,雲林)- 來自斗六家商,中美混血兒。「人家都說因為我是混血兒才打得好,其實是我花了很多時間自己練習。」。[14]她想靠努力證明自己的實力,他想要打出名堂。於LeBron訓練營中增額名單中晉級12強。被教練選為MVP。
  • 李効輯(台灣,新北)- 來自台北大學。雖然無緣挑戰HBL甲組、UBA一級,但他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籃球的熱愛。去年暑假跟四個隊友開車環台一圈,在全台七個偏鄉城鎮推廣籃球運動、所有活動所需都是由他跟朋友包辦。[15]在24強訓練中,曾被賦予教練一職帶領隊友熱身。被Kobe選中直接晉級18強。於打出名堂台北站 Kobe Bryant訓練營時,在台大體育館全場觀眾的目光下投進罰球,幫所有台灣區打出名堂球員贏得球鞋。
  • 楊天佑(台灣,桃園)- 來自康寧大學。對於父母時常爭吵的困境,團隊運動給他另一個家的溫暖,也因此讓他更喜愛籃球。希望能讓父母一起來看自己打球,藉此修復家人間的感情。[16],也希望能被不支持自己打球的父親更認同。被Kobe選中直接晉級18強。18強訓練營被推派投籃挑戰,沒有投進失去減少兩名淘汰名額的機會。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被NBA球員選為MVP。
  • 唐偉傑(台灣,雲林)- 從小在農村成長,因為母親早逝父親為工作時常不在家,籃球成為陪伴他成長的好友。因為沒有固定場地可以打球,總是非常早起到廣場練習投籃。[17]較少接受正規訓練的他,希望藉由 打出名堂機會展現熱情。[18]止步於30強,於24強晉級賽被淘汰。
  • 陳德恩(中國,香港)-第二屆MVP。26歲的刺青師。雙臂的刺青是他的特徵,也透露他「全力以赴,絕不後悔」的人生態度。被隊友選為本屆隊長。Kobe訓練營中,贏得多點投籃挑戰順利晉級。LeBron James的球迷。於LeBron訓練營中以最後一個順位晉級12強。
  • 王賀(中國,山東)- 雖然在場上是隊友們的開心果,但在場下,因為教師父母反對他打球,讓他不像外表看起來那麼快樂。 參加打出名堂,就是希望讓父母看到自己的光彩。在訓練中投進一球三分,解除隊友折返跑的懲罰。
  • 朱墨(中國,北京)- 百米賽跑出身的他,體能素質在本屆球員中數一數二。以東單176扣籃王著稱。Kobe訓練營中贏得一球挑戰賽順利晉級。於LeBron訓練營中贏得投籃挑戰賽晉級12強。
  • 劉書同(中國,山東)- 來自以魚業為主的[煙台]長島,島上的籃球場常作為漁民曬魚貨的場地。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
  • 高雅婧(中國,北京)- 來自學業能力知名的北京四中,雖然被稱為學霸(讀書非常認真的人),但把籃球的重要性放的比升學更高。報名學校以是否有女籃為標準。在18強晉級賽中被淘汰。
  • 鄧宇軒(中國,香港)- 認真對待每一個訓練的態度讓評審讚賞。因為初中古惑仔的過去,讓他進入矯正學校正新書院
  • 梁建業(中國,廣東)- 在東莞農村成長,摸黑打球是他的成長經驗。
  • 宋昊(中國,青島) - 曾在比賽中手臂受到開放性骨折,因為這次經驗,他選擇了 Paul George 的13號當作這次比賽的背號。[19]
  • 郝天佶(中國,南京) - 總是戴著摩托車安全帽走上街頭球場的他,得到了“頭盔哥”的綽號。2012年參加吳悠「別等了」活動,拿下唯一一張入場券。而個性受爭議的他,也靠著團隊表現讓隊友與雙親開始更認同他。
  • 林陸偉(中國, 香港) - 從小喜歡打籃球的他,只被學校的陳教練認可。帶著因為意外過世的陳教練遺願,往打進香港甲一為目標努力。Kobe訓練營中被教練團選中晉級。
  • 王鯤鵬(中國, 黑龍江) - 身高198公分。因為高度近視,不但需要帶著眼鏡上場打球,更需要靠手感挑戰籃框。而身為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樂觀的他仍不放棄籃球夢。在24強晉級賽中曾因質疑團隊拒絕登場。被教練團選入晉級名單。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
  • 向巴楊平(中國, 西藏) - 成長於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不但一起打籃球的球友少,場地資源也極度匱乏。「如果我哪天沒有打籃球,我就像少吃一頓飯一樣,」[20]能在這種環境持續打籃球,向巴楊平擁有對籃球的異常熱愛。於24強晉級賽中被淘汰,將最大的祝福與自己的傳統服飾送給 Paul George。
  • 安雲鵬(中國,武漢)- 在上海訓練營中表現全面。被Kobe選為訓練營表現最佳,直接晉級18強。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被執行單位選為MVP。
  • 秦哲(中國,遼寧)- 外號「千年老二」。兩屆都有參加打出名堂。上一屆以一個三分球劣勢輸給李觀洋。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
  • 帖梓賢(中國,北京)- 在Kobe訓練營中贏得投籃挑戰順利晉級。於LeBron訓練營中增額名單中晉級12強,但選擇放棄晉級資格。
  • 徐婉璐(中國,上海)- 在Kobe訓練營中贏得V字攻防挑戰順利晉級。於LeBron訓練營中增額名單中晉級12強。
  • 楊政(中國,北京)- 被Kobe選中直接晉級18強。於LeBron訓練營中晉級12強。在訓練過程中體驗團隊籃球的重要。
  • 陳翊駒(中國,香港)- 被Kobe選中直接晉級18強。因帖梓賢放棄12強資格遞補入選。
  • 賴駿泓(中國,廣東 ) - 即使從小就缺少兩根手指,但「夢想之前,人人平等」的理想支持他繼續前進。讓他用努力,追求自己的籃球夢。於24強晉級賽被淘汰。
  • 楊爽(中國,河北) - 30強球員,於24強晉級賽被淘汰。
  • 陳強介(中國,廣東) - 30強球員,於24強晉級賽被淘汰。
  • 梁珊(中國,廣東) - 30強球員,於24強晉級賽被淘汰。
  • 劉建文(台灣,嘉義) - 明道大學畢業的他因家庭因素中斷籃球路,然而對於籃球的執著,讓他持續在籃球界付出。因傷退出打出名堂,無法晉升30強,然而他的名堂仍是現在進行式。

科技

黑曼巴球場

為了迎接 30 強球員與 Kobe BryantNIKE 打造出全世界第一個 LED 球場,當球員們在這塊球場上運動時,感應器獲取他們的動作和聲音,大螢幕則會根據 Kobe Bryant 本人相應的動作出現指導圖像並對球員提出挑戰。預先設定的程式與互動感應裝置使得球場上的圖像能夠在數個真實場景與籃球基礎訓練之間切換。[21]利用平板(ipad)程式選擇訓練模式,用追蹤器追蹤球員動作與時間。

宣傳方式

第一屆(2014),在社群網站、運動網站、廣播電台、電視頻道,以及各種校園活動、實體店面…等,都能接收到打出名堂的資訊。 第二屆(2015)台灣區也有透過漫畫方式,紀錄參賽球員的籃球故事。

参考资料

  1. Nike youtube頻道. . 運動 (Nike). 2014年7月14日 [2014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6日) (中文(繁體)‎).
  2. Nike 媒體中心. . 運動 (Nike). 2014年7月23日 [2014年7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8日) (英语).
  3. Nike 媒體中心. . 運動 (Nike). 2014年7月29日 [2014年7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3日) (英语).
  4. Nike 媒體中心. . 運動 (Nike). 2014年8月7日 [2014年8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31日) (英语).
  5. 運動視界. . 運動 (運動視界). 2015年6月9日 [2015年6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3日) (中文(繁體)‎).
  6. 運動視界. . 運動 (運動視界). 2015年6月8日 [2015年6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1日) (中文(繁體)‎).
  7. Nike. . 運動 (Nike). 2015年7月21日 [2015年7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17日) (中文(繁體)‎).
  8. Nike. . 運動 (Nike). 2015年7月20日 [2015年7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22日) (中文(繁體)‎).
  9. Las Vegas Sun. . 運動 (Las Vegas ). 2015年7月21日 [2015年7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27日) (英语).
  10. Nike 媒體中心. . 運動 (Nike). 2015年6月9日 [2015年6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中文(简体)‎).
  11. Nike 媒體中心. . 運動 (Nike). 2015年6月12日 [2015年6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中文(简体)‎).
  12. Nike 媒體中心. . 運動 (Nike). 2015年6月10日 [2015年6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中文(简体)‎).
  13. Paul Lin. . 運動 (籃球筆記). 2015年7月16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9日) (中文(繁體)‎).
  14. Paul Lin. . 運動 (籃球筆記). 2015年7月16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8日) (中文(繁體)‎).
  15. Paul Lin. . 運動 (籃球筆記). 2015年7月16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9日) (中文(繁體)‎).
  16. Paul Lin. . 運動 (籃球筆記). 2015年7月16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9日) (中文(繁體)‎).
  17. Comico. . 運動 (Comico). 2015年8月7日 [2015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6日) (中文(繁體)‎).
  18. Paul Lin. . 運動 (籃球筆記). 2015年7月16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9日) (中文(繁體)‎).
  19. Nike. . 運動 (Nike). 2015年7月20日 [2015年7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22日) (中文(繁體)‎).
  20. Nike. . 運動 (Nike). 2015年7月27日 [2015年7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31日) (中文(繁體)‎).
  21. 蘋果日報. . 運動 (蘋果日報). 2014年8月8日 [2014年8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22日)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打出名堂
官方網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