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

授时曆》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曆法,为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创制,因古语“敬授人时”而得名,从元朝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开始实行。明朝所颁行的《大统曆》天文數據和推步方法,都依照授時曆[1],惟《大统曆》不計算斗分差(不考慮回歸年古長今短),終明之世未改[2];可說授時曆总共实行了402年。

《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术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授时曆》采用统天曆的长度,365.2425日为一年,29.530593日为一月,与现在所使用的公曆的数值完全相同,但《授时历》比公历早推行301年。推算节气的方法是将一年的124作为一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3],而逕取至元十八年為为历元,所定的数据全凭实测,打破古代製曆的习惯,是中国历法上的大变革之一。

参考文献

  1. 邓文宽:《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前言
  2. 王叔武 (1979) 南明史料朔闰考异——《行在阳秋》札记 《思想战线》 1979年03期
  3. 曲安京. . 20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