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

人類便的頻率為每天數次至每週數次不等[1]結腸壁的肌肉收縮(也就是蠕動)會將糞便從消化道移動至直腸;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可能也會從該途徑排出。

人體肛門與直腸的解剖構造

排便英語:),又稱排遺,是動物消化過程的最後一步,將體內的廢物固體液體排出體外。

露天排便指的是不使用廁所等任何室內衛生設施而在戶外排便的行為,此現象仍廣泛存在於發展中國家,另外在中醫使用的藥中有使用蟑螂的排遺拿來治病。 [2]

生理學機制

当粪便入直肠时,刺激肠壁内感受器,发出冲动传入腰骶部脊髓内的初级排便中枢,并上传至大脑皮层的高级排便中枢,产生便意。如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即发出冲动,产生排便反射,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等发生一系列蠕动,并使肛门内、外括约肌松弛,以及膈肌和腹壁肌的收缩,将粪便排出。

如条件不允许,以上反射会受到抑制。当初级中枢或反射弧上的任一处受损时,可出现大、小便潴留。当连接初、高级中枢间受损,失去结构和功能联系时,可发生大、小便失禁。

社會與文化

人類社會中,排便時會上廁所,又稱解手出恭如廁

「出恭」一詞起源于明朝科舉試場,考生如果需要暫時離開試場如廁,須取「出恭入敬」牌,大便稱「大恭」,小便稱「小恭」,因此,從語源看,「出恭」本來並不專指大便,然而在語用習慣上,「出恭」卻只應用於指涉「大便」,並不指涉「小便」。《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太公日子過得稱心,每日每夜出恭小解都是兒子照顧定了。」,文中把「出恭」和「小解」分述,足見兩詞各有分工。

「解手」為「解溲」之義。[3] 通說「解手」起源于清朝初年的强迫性移民,湖廣移民绳子绑着,被清朝军队押送到四川。途中若要大小便,必须先向看守说声“解手”,解开绳子,后来演变为对大小便的俗称[4],跟「如廁」一詞同樣並不專指排便。

參考來源

  1. . WebMD. [2020-05-26] (英语).
  2. WHO and UNICEF (2017) Progress on Drinking 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2017 Update and SDG Baselin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2017
  3. 沈從文《會明》:『遇到半夜醒來出帳篷解溲。』。《宮女談往錄》「老太后低聲對我倆口諭,說要解溲。我倆當時一怔,在這荒郊野外,前後沒有村莊,怎麼伺候老太后呢?」宋元《京本通俗小說》《错斬崔寧》:“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 .
  4. 趙琛《文昌祖庭》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