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刺史部

揚州刺史部,為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置,其行政長官稱之為揚州刺史,屬漢代十三刺史部。由於古稱淮南為揚州,後來範圍擴大到長江以南。轄區相當於今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蘇省長江以南部分,上海市及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全部,湖北省河南省一部分地區。

名稱由來

「揚州」一詞出現始於春秋以後,大體指淮河長江東海之間的大片區域。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揚州即其一。[註 1]《尚書·禹貢》載:「淮、海惟揚州。」《爾雅·釋地》:「江南曰揚州。」《周禮·職方》:「東南曰揚州。」《釋名》云:「揚州多水,水波揚也。其地北據淮,東距海。」《呂氏春秋》曰:「揚州,越也。」

東漢揚州刺史部

東漢時,揚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歷陽縣(今安徽省和縣)。

東漢末年,揚州實際上被分成了兩部分:初平四年(193年)袁術攻殺刺史陳溫攻佔淮南,勢力深入江南地區。曹操把持漢朝中央後,於建安二年(197年)率軍討打敗淮南的袁術,於建安四年(199年)任命嚴象為揚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所属的廬江太守李述攻殺嚴象。當時曹操正專注於於官渡之戰中,無力抽身,任命劉馥為刺史,以穩定江淮地區,州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和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建安十三年(208年),劉馥逝世,曹操命溫恢繼任。

揚州長江以南地區則在江東孫氏政權(後來三國之一的吳國)的統治之下。治所先後在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及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直到曹魏、孫吳先後建國,揚州便正式分為兩部分。

出處

    注釋

    1. 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參考資料

    書籍

    • 司馬遷,《史記》,維基文庫
    • 班固,《漢書》,維基文庫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司馬彪,《續漢志》,維基文庫
    • 陳壽,《三國志》,維基文庫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 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年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地圖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1991年,曉園出版社。ISBN:9571201987
    • Google地圖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