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蘇爾陷落

摩蘇爾陷落於2014年6月10日發生。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即後來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2014年6月6日至6月10日的戰鬥後,攻佔伊拉克北部最大城市、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

摩蘇爾之戰
伊拉克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2014年6月6日-6月10日
地点
结果

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勝利

参战方

伊拉克政府

  • 伊拉克陸軍
  • 聯邦警察
  • 本地警察
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
纳克什班迪教团军(JRTN)[5]
指挥官与领导者
Mahdi Gharawi Abu Abdulrahman al-Bilawi
兵力
可戰鬥人員的實際人數不超過10,000人[6] 800[7]-1,300人[8],後增至超過2,000人[6],一說3,000人[9]
伤亡与损失
人員損失不詳
失去2,300輛悍馬[10]
至少105人死[11]
約50萬平民逃離摩蘇爾[12]

戰役前形勢

駐守摩蘇爾的伊拉克陸軍第2師和第3師共有約25,000[9]-30,000人[7],聯邦警察有10,000人,本地警察有30,000人[9]。由於伊拉克安全部隊腐敗問題嚴重,不少人通過賄賂上級可以白領工資不值勤,可戰鬥人員的實際人數遠少於表面數字,有官員估計在摩蘇爾的可戰鬥人員實際上不超過10,000人。[6]此外,伊拉克安全部隊因為各種問題而普遍士氣低落。[13]

2014年5月下旬,伊拉克安全部隊在摩蘇爾拘捕7名伊斯蘭國成員,得知該組織計劃於6月初對摩蘇爾展開攻勢。尼尼微省的行動指揮官Mahdi Gharawi向上級要求增援,卻不得要領。[6]

2014年6月4日,伊斯蘭國的伊拉克軍事領導人Abu Abdulrahman al-Bilawi在摩蘇爾遭到聯邦警察圍捕,引爆炸彈自殺身亡。[6]

2014年6月5日起,摩蘇爾市內實施宵禁[14]

進攻

2014年6月6日凌晨,武裝分子的車隊從西面駛抵摩蘇爾,突破防守薄弱的政府部隊檢查站,進入市區西部襲擊政府部隊和搶奪武器裝備。[6]

6月7日,伊拉克軍方副參謀總長Abboud Qanbar和伊拉克陸軍地面部隊指揮官Ali Ghaidan Majid抵達摩蘇爾,當地政府部隊的最高指揮權交到他們手中。同日庫爾德斯坦自治政府總統提出派遣佩什梅格部隊增援摩蘇爾,被馬利基政府拒絕。[6]

從6月6日開始,至8日下午,至少400名武裝分子乘坐超過100輛車輛進入摩蘇爾。早前於市內潛伏的武裝分子與他們裡應外合,加入戰鬥。[6]

到6月9日,摩蘇爾的本地警察只有少數人仍在西部市區抵抗武裝分子,大部分人不是逃跑就是投向敵方。尼尼微省省長的顧問要求軍方動用在摩蘇爾東部的第2師進行反攻,被Qanbar和Gharawi拒絕。當晚Qanbar和Ghaidan把指揮部移至城東邊緣的一個基地,士氣本已低沉的守軍看到兩位將領的車隊駛走,以為其他政府部隊已經潰逃,引發守軍士氣全面崩潰,紛紛丟下陣地逃跑,連東部的第2師也土崩瓦解。[6]到6月10日正午,武裝分子已控制市內大部分區域。[15]武裝分子在摩蘇爾國際機場擄獲多架沒有撤離的直升機。[16]政府軍士兵紛紛丟下武器,換上平民裝束混入平民堆中逃離摩蘇爾。

事後

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攻陷摩蘇爾後,屠殺至少600名當地監獄囚犯,大多數是什葉派[17]

有報道指伊斯蘭國從摩蘇爾的伊拉克中央銀行分行掠取總值超過4億美元的現金。[18]不過後來另有報導指出此事為誤傳。[19]

參看

參考文獻

  1. . Forbes. [2014-06-11].
  2. Al-Salhy, Suadad; Fahim, Kareem. . New York Times. [2014-06-10].
  3. Insurgents in Iraq Overrun Mosul Provincial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4. . Reuters. [2015-04-17].
  5. Hassan Hassan. . The National. [2015-02-04].
  6. . Reuters. 2014-10-14 [2016-06-14].
  7. . The Guardian. 2014-06-11 [2014-06-11].
  8. Iraqis flee Mosul after fighters seize city (Al Jazeera, June 11, 2014)
  9. . al-monitor.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0. . RT. 2015-06-01 [2015-06-01].
  11. . Reuters. 2014-06-06.
  12. . BBC News. 2014-06-11 [2014-06-11].
  13. . 新華網. 2014-06-16.
  14. Brown, Hayes. . Think Progress.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ction Fund. 2014-06-11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9).
  15. Fahim, Kareem; Al-Salhy, Suadad. .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6-10 [2014-06-10].
  16. . CBS News. [2015-04-17].
  17. . IBTimes中文网. 2014-11-02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18. . Deutsche Welle. 2014-06-19.
  19. . ABC-CLIO. 2015: 294. ISBN 97814408330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