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

新加坡文化 是融合了亞洲文化歐洲文化的一种文化,它受影響於馬來人南亞族裔、東亞族裔、以及亞歐混血文化。新加坡這裡被詮釋為 "東方遇見西方"、"簡單亞洲(Easy Asia)"、與"花園城市"[1]

概要

萊佛士坊的中央廣場

在過去幾个世紀裏,新加坡英屬馬來亞的一部分。它由柔佛苏丹王朝统治。1819年,英國人來到馬來西亞並設立殖民地。英國統治期間,新加坡吸引了很多外來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加坡正式獨立,建立共和國。

新加坡大約有500萬人口[2],主要由華人新加坡華人)、馬来人印度人欧亚裔人所組成,使新加坡成為一個多種族國家。另外,新加坡有42%的人口為外國人,為世界上第六個擁有最多外國人的國家[3][4]。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澳門摩納哥

鑑於新加坡的移民歷史,新加坡的文化可以說是中華、印度、英國及馬來文化的熔爐。

語言

大部分的新加坡人為雙語使用者,當中多數都懂得英語,和汉語馬來語淡米爾語其中一種語言。

英語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標準形式稱為標準新加坡英語(),它跟從英式英語的發音及文法。除此之外也發展出稱為新加坡式英語()的方言,它與馬來西亞式英語()相似。

新加坡人以不同的語言作為他們的母語。根據2005年的數據,50%人口在家說汉語,32%說英語,12%說馬來語,3%說泰米爾語,在家不說英語的新加坡人通常會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

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這是因為馬來人是新加坡的「本地人」,而華人、印度人等族群是後來才移民到新加坡的。馬來語亦被用於國歌、國家格言及軍事口令。而由於大部分新加坡的南亞裔人士是來自印度斯里蘭卡淡米爾人,所以泰米爾語是新加坡的其中一個官方語言。雖然當初移民到新加坡的華人說的是中国南方的漢族語言,但是汉語卻成為了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新加坡人在家中最常說的語言(%)[5]
語言199020002005
英語18.823.029.4
汉語23.735.036.0
其他漢族語言39.623.818.2
馬來語14.314.113.2
淡米爾語2.93.23.1

制度與信仰

新加坡的國旗

精英政治

新加坡政府認為精英政治是社會的基石,人民會因為自己的個人成就而得到獎賞,而不考慮他們的種族或背景[6]

不同宗教並存

新加坡是一個多宗教的移民國家,而民間的主要信仰是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政府高度重視不同宗教及個人信仰[7]

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和平等

新加坡國旗上的五顆星寓意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和平等。在Freedom of the World2006年的調查中,新加坡的政治自由度獲評5分,公民自由度則獲評4分(7分滿分,1分為最自由),被評為「部分自由」。

種族聚居地

新加坡有不同的種族聚居地,例如小印度牛車水甘榜格南

牛車水是華人居民的聚居地,也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有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息。它位於歐南(新加坡)

節日

新加坡的公眾假期反映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有華人的農曆新年,也有佛教衛塞節()﹔有伊斯蘭教開齋節(Eid-ul-Fitr,本地所知的马来名Hari Raya Puasa),也有印度教屠妖節(Diwali,本地所知的淡米尔名Deepavali)。在新加坡,信仰基督教的人數亦在不斷增長,所以聖誕節耶稣受难日()及元旦亦被訂為公眾假期。另外,8月9日為新加坡国庆日,該天會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主要為新加坡國慶慶典

宗教

馬里安曼興都廟,建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印度教廟宇。

新加坡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這是由於它成為港口後,不同地區的人紛紛移居至此。現時,33%的人口信仰佛教,它亦是移民新加坡的華人的主要信仰。其他華人的信仰包括道教(11%)及基督宗教,而新加坡有18%的人口是基督徒。此外,大部分的新加坡馬來人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徒),佔15%人口﹔而大部分的印度人是印度教徒,佔5%人口,也有為數不少的印度人是穆斯林錫克教徒。有17%人口無宗教信仰。

由於這種宗教上的差異,新加坡有大量的道教宮廟、佛教寺院、印度教的廟宇、基督宗教的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有些更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那裏也有錫克教的廟宇和猶太教會堂。這些建築有時會成為著名的地標。

菜餚

一個位於勞明達的小販中心

新加坡的食物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新加坡的文化差異。例如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有些攤檔雖然售賣中式食物,但是卻混用了馬來西亞式的配料。這使新加坡菜有很獨特的吸引力。

參考資料

  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4).
  2. . [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5).
  3. (PDF). [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20).
  4. (PDF). [2010-1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2-10).
  5. (PDF). [2011-04-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13).
  6. . [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8).
  7. . [201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