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老街

新化老街位於臺灣臺南市新化區,曾獲選為南瀛十大歷史建築第一名、中華民國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第二名,原本包括了中正路(西邊街)與中山路(南邊街)兩條老街,兩條路交會之處稱為「三角湧」,為昔日山區集貨買賣驛站[1],但中山路老街屋已在1995年的道路拓寬工程中被拆除,僅餘中正路上的老街屋[2]。由於老街兩旁的街屋建築年代相差約17年,故有兩種建築風格並存[3]

東側街屋

西側街屋

沿革

臺灣日治時期的1920年,在新化設置了台南州新化郡役所後,進行了「市區改正」工程而將今中正路從6公尺拓寬為12公尺[3]。而後在1921年,布商林茂己耗費三千圓請來綽號「躼跤[註 1]壽仔」的匠師興建洋樓(今中正路435號),隨後引來鄰近商家效仿,約到了1926年左右今中正路西側便都改建成洋樓[2]。至於東側街屋則是在1937年拓寬馬路興建排水溝時拆除改建,改建時農會提供2000的無息貸款[3]。先動工的是東邊街(中正路東邊街屋)南段,於1928年進行,而原本位在這裡的朝天宮也是在這時被迫遷到今址[2]。當時在此工作的匠師連同外地來的共有10人,而整個東邊街改建工程於1937年左右完成[2]

後來到了1995年,新化鎮公所規畫都市改造計畫,將中山路從12公尺拓寬為15公尺,因而拆掉了原有街屋[2]。後來由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王明蘅率先發起老街保存的口號,而一些地方文史工作者也予以響應,先後於1998年與1999年成立「新化鎮文史工作室」與「新化老街文化展望會」,最後在1999年1月25日的「老街在發展保存與拓寬研商公聽會上」,以22戶贊成保存、5戶反對、8票無意見的結果確定保存中正路街屋[2]。之後新化老街在向政府機關申請經費後,進行了許多維修與美化等工程。不過在2001年,第一銀行將東邊街屋中的三棟街屋給打掉蓋起新大樓,經居民抗議之後,總行方面在抗議現場承諾編列預算處理[2]

建築特色

位在老街街尾的市場

西側街屋的特色為磚造騎樓柱、木格柵樓板與巴洛克風格的女兒牆,立面多採洗石子工法並做有盾牌飾與花草飾等裝飾圖案。東側街屋為二層樓高的現代主義式街屋,立面多切割為三開間並有幾何形狀的鑄鐵欄杆做裝飾,此外均設有陽臺。兩相比較之下,東側街屋立面的裝飾較西側街屋簡潔。[3]

相關條目

註釋

  1. 躼跤,音「lao kha1」,為臺語中指人個子高、手腳長的意思。

參考來源

  1. 黃沼元. . 遠足文化. 2005年4月: 158-159頁. ISBN 957-28031-1-5.
  2. 張溪南. . 臺南縣政府. 2007年8月: 275-281頁. ISBN 978-986-00-9689-7.
  3. 二版. 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06-30: 142頁. ISBN 957-01-2749-X.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新化老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