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第一中學

新會第一中學英語:),全稱江门市新會第一中學,簡稱新會一中,中國廣東江門新會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

新會第一中學
新會一中校本部的正門
地址
 中国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惠民西路2号[1](校本部)
 中国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育才路57号(圭峰校区)
其它名称Xinhui No.1 Middle School
类型公立中等學校
创办日期1905年10月20日[2]
 大清廣東省廣州府新會縣考棚
创始人谭镳[2]
学区 中国廣東新會
校長梁权掌
副校长梁志
譚瓊念
周社操
张耀荣
年级7-12
語言中文
校训嚴勤全活
学校网址http://www.jmxhyz.com/ (自外无法登入)

歷史

1905年10月20日在新會考棚舊址設立,以新會官立初級師範學堂,為校名,是新會開辦最早的中學[2]。同年改名為新會官立中學堂

1912年,更名為新會中學校

1922年,更名為新會初級中學

1931年,更名新會縣立第一中學

1950年4月,和岡州中學合併,改名為新會縣立會城聯合中學

1952年,正式定名為新會縣第一中學

1959年,易名為新會中學

文革期間改名會城中學

1978年,復稱新會縣第一中學

1992年,更名為新會市第一中學

2002年,易名為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3]至今,但其校門題字仍為「新會市第一中學」 。

校園

2003年4月,新會區政府對新會一中與圭峰中學進行教育資源合併重組,原與高中部同一辦學地址的初中部,遷至原圭峰中學的位置。新會一中現在由校本部(高中部:惠民西路2號)和圭峰校區(初中部:育才路57號)兩個校區組成。兩校區佔地面積共170000平方米。

校本部保留有歷史建築:

教學樓由華僑出資興建:

  • 黄克競博士教育楼黃克競捐建,現為復讀補習班教學樓
  • 黄克競博士科学樓:黃克競捐建,現為生物、化學實驗室
  • 苏周玉珍纪念楼蘇澄洲捐建[4],現為高一教學樓
  • 健德堂黃球捐建,現為體育館[5]
  • 勤奮樓:黃球捐建,現為學生宿舍及食堂等生活區[5]
風采堂

新會風采堂,位於新會一中校本部校內,現為新會一中圖書館之中館閱覽室。原是余氏族人將建於明末、祭祀余靖的“余忠襄公祠”舊祠堂拆了重建而成,由台山荻海(現屬開平)人余清江設計,民國23年(1934年)奠基,民國26年竣工。用磚、石、混凝土仿古構造,歇山頂,重簷。平面結構為12柱,進深3間。置於1.4米高石台上,天花板施民族形式圖案裝飾,總面積為352平方米。是時為圖書館之“中館”,與其東西靠攏之建造東西兩館皆為學生自習室,高考期間為考務辦公室。

新會書院

新會書院,又名“阖邑书院”,位於新會一中校本部校內,由新会建筑师林護设计,1920年兴建,1927年竣工,占地10000平方米[6]。1995年列為新會區文物保護單位,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7]

知名校友

学术界

传媒界

外部链接

參考文獻

  1. . 新會一中. [2008-11-11].
  2. . 19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3. . 新會一中. [2016-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3).
  4. . 江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6-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5. 杨北松. . 广东省侨联. 2009-03-30 [2016-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6. 林, 震宇. . 江门日报 (江门日报社). 2009-08-20 [2016-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7) (中文(中国大陆)‎).
  7. 叶, 田; 林, 震宇. . 江门日报 (江门日报社). 2012-07-13 [2016-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7) (中文(中国大陆)‎).
  8. 曾, 茜. . 新会侨报. 2014-06-23 [2016-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中文(中国大陆)‎). 胡悦鑫2008年从新会一中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