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草嶺潭

新草嶺潭
位置雲林縣古坑鄉草嶺
23.57632°N 120.69931°E / 23.57632; 120.69931
类型堰塞湖
主要流入清水溪
主要流出清水溪
集水面积162平方(63平方英里)
首次蓄水1999年9月21日 (1999-09-21)
最大长度約5公里
表面积約180公頃
最大深度58公尺
水体体积4千6百萬立方公尺
滞留时间1999年9月21日至2004年7月2日
表面海拔標高約540公尺
参考[1]

新草嶺潭,為台灣雲林縣古坑鄉已消失之天然堰塞湖,於921大地震時形成,七二水災後完全消失。

形成歷史

雲林縣草嶺地區位於極不穩定的地層,歷史上曾經多次因為重大山崩而攔截濁水溪支流清水溪溪水形成堰塞湖,但先後均因天然壩體的潰決而消失。1999年9月21日凌晨時分的集集大地震,草嶺再度發生大規模山崩,約一億二千萬立方公尺的土石堆積於清水溪谷中,形成高約50公尺的天然土壩,草嶺也再次因山崩土石阻塞清水溪河道而形成新草嶺潭。新草嶺潭形成之後數日,台灣省政府水利處航測蓄水量可達一至二億立方米,相當於石門水庫的蓄水量,[2]一度成為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而1999年11月測量結果顯示,當時新草嶺潭的水位高約為海拔540公尺,所形成的迴水向上游延伸約5公里,滿水位時最深水位58公尺,累積蓄水量約四千六百萬立方公尺。[3]

縮小及消失

2001年新草嶺潭先後遭遇桃芝颱風納莉颱風侵襲,使得上游地區大量山崩土石快速堆積於湖中,造成嚴重淤積,湖面快速縮小,之後仍繼續不斷的淤積,使湖面日益縮小。2004年7月2日至4日的七二水災,造成新草嶺潭被淤沙完全填滿,出水口的堤壩遭沖毀,新草嶺潭堰塞湖至此消失,結束近5年的壽命。[4]

參考文獻

  1. 吳約西、賴建信、林家弘. . 水資源管理季刊第九期. 2001.
  2. 新草嶺潭 蓄水量相當石門水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國時報焦點新聞,1999-09-24
  3. 李建堂,變遷中的地景-「新草嶺潭」的地景變遷
  4. 七二惡水/草嶺潭一夜消失 「岩爆」竄出三座石柱,Nownews今日新聞網,2004年7月12日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