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惠國

施惠國英語:)是蘇珊·柯林斯系列小說《飢餓遊戲三部曲》中虛構的反烏托邦式國家,位於北美洲[1]。施惠國的政權在北美洲發生了一系列災難後被建立起來。該國以都城為中心,共分為十二個行政區(曾是十三個),每個行政區都有各自負責的產業[2]。在小說中施惠國的領導人是史諾總統

施惠國
飢餓遊戲三部曲》中的地點
一張施惠國的非官方地圖。
首次出現飢餓遊戲
最後出現自由幻夢
作者蘇珊·柯林斯
类型國家
知名角色領導人:史諾總統

都城

都城(The Capitol)是施惠國政府所在地。十二個行政區源源不絕地向都城供應各種物資,因此都城遠比十二個行政區更加富裕。那裡的居民生活糜爛奢華,瘋狂追求時尚,不少居民都經過整容,並穿著鮮豔的服裝。

行政區

  • 第一區:專事生產奢侈品。在那裡的孩子從小就開始為參與飢餓遊戲接受訓練,他們為成為貢品感到自豪。來自第一區、第二區和第四區的貢品通常被稱為「專業貢品」。
  • 第二區:專門負責採石,面積非常大,由許多小村落組成。居民的生活條件比其他行政區都好,大多數的維安人員也來自該區。
  • 第三區:專事生產電子產品與軍火,如電視、汽車炸藥
  • 第四區:是一個專門從事漁業的沿海行政區,負責向都城供應海鮮。
  • 第五區:專門從事電力
  • 第六區:專門從事交通運輸業[3]
  • 第七區:專門負責伐木造紙
  • 第八區:專門生產紡織品
  • 第九區:專門生產糧食
  • 第十區:專門從事畜牧業
  • 第十一區:專門從事農業
  • 第十二區:負責供應煤礦[4],是距離都城最遠的行政區,也是十二個行政區中最貧困的。小說中不少主要角色如凱妮絲比德蓋爾和黑密契都來自於第十二區。
  • 第十三區:負責生產核武器。在所謂「黑暗的日子」的期間,第十三區居民發起叛亂對抗都城,終被鎮壓,政府軍摧毀了第十三區所有的地表設施,其他行政區的居民皆誤以為第十三區已被徹底毀滅。但實際上第十三區叛軍控制了核武器,迫使政府不得不與之簽訂停戰協議,讓第十三區居民居住在地下,多年來第十三區一直在秘密運作著,在小說中第十三區的總統是奧瑪·柯茵。

創作

小說作者蘇珊·柯林斯表示:施惠國(尤其是都城)是以歷史上的古羅馬作為參照[5],「施惠國」(Panem)一詞是來自於拉丁語短語「麵包和馬戲」(Panem et circenses)[6][7]。柯林斯還說她開始創作小說時就已構想施惠國有十三個行政區,這也是暗喻歷史上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建立的十三殖民地[8]

《飢餓遊戲》系列電影導演法蘭西斯·羅倫斯在受訪時說電影中的施惠國更多是代表北美洲[9]

參考資料

  1. Caroline Carpenter. . Plexus Publishing. 2015. ISBN 0859658856.
  2. . 中新网. 2012-06-05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7).
  3. . CBS News. 2014-06-24 [2018-11-18] (英语).
  4. . ScreenRant. 2018-06-01 [2018-11-18] (美国英语).
  5. Rick Margolis. . School Library Journal. 2008-09-01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9).
  6. . The Telegraph. 2015-06-09 [2018-11-18]. ISSN 0307-1235 (英国英语).
  7. . Yahoo Movies. 2014-11-25 [2018-11-18] (美国英语).
  8. .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0-18 [2018-11-18] (英语).
  9. . 凤凰娱乐. 2015-11-26 [2018-11-18].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施惠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