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地

无主地拉丁語)是指荒地、在法律上不屬於任何人的土地[1]。此土地可被他國占领,控制和拥有。虽然此原则在现代国际法还被应用,但國際公認的無主地越來越少,其影响力与认可已衰落。

18世纪原理

18世纪欧洲法学家可经由三种方式取得土地:一曰征服,如英国征服印度;二曰割让,包括“自愿的”与“强迫的”割让,如毛利人对于新西兰北岛之“让与”(怀唐伊条约),清朝对于香港之“割让”(南京条约)以及台灣的割讓(馬關條約)等皆是;三曰占有“无主土地”。为了合理化英人占有大洋洲,或欧人之占有整个北美洲的行为,著名法学家瓦特尔(Emmerich De Vattel)专门阐释了无主土地概念。依瓦氏《国家间的法律》(Le Droit des Gens),原住民的土地应区别为“已然垦殖的”(cultivated)与“未垦殖的”(uncultivated)两类。瓦氏认为,欧美主导的国际法应当确认人类对于所栖身、使用的土地负有开发、垦殖的义务,如此,则居无定所的游牧部落失于开发、垦殖土地的义务本身,即意味着可以视他们从未“真正而合法地”占有这些土地。对于“无主土地”,无成型昭彰的社会组织者,则其与土地二者间不得认作国际法上之占有关系,因而其土地乃“无主”土地,根据发现与先占原则,無主地乃向所有殖民者敞开。以澳洲大陆为例,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至少有五万年,可他们却不被视为这片大陆的主人,整个大陆乃“无主土地”。因此,今日史家和法学家把无主土地原则评为“法律拟制”或“法律神话”。

现代应用

1975年,國際法院在「西撒哈拉案」咨詢意見中,提出凡是由部落或有社會及政治組織人民所居住之地,均不具「無主地」之性質,認為西班牙取得西撒哈拉之主權,不是先佔,而是與當地酋長締結協定所取得。[2][3]1992年,澳大利亚联邦澳大利亚最高法院在著名的“玛寶”案(Mabo v The State of Queensland (No. 2))判决中推翻了该项普通法原则,在法律上确定了澳大利亚乃征服地而非定居地,正式承认了原住民地权(native title)。2014年6月16日,美國人耶利米·希頓在無主土地比爾泰維勒建立私人國家北蘇丹王國[4]2015年4月13日,捷克人维特·耶德利奇卡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交界的無主土地上西加建立了私人國家利伯自由共和國[5]

參考

  1. . Allwords.com. [15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9).
  2. 王鐵崖等編著; 王人傑校訂. . 臺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2年: 第168–170頁. ISBN 9571104663.
  3. 趙明義. . 臺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1年9月1日: 第178頁. ISBN 9789571125862.
  4. . 聯合新聞網. 2014-07-14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5. . BBC Chinese. 2015-04-17 [2015-04-18].

相關條目

文獻

  • Connor, Michael. "The invention of terra nullius", Sydney: Macleay Press, 2005.
  • Culhane, Dara. The Pleasure of the Crown: Anthropology, Law, and the First Nations. Vancouver: Talon Books, 1998.
  • Lindqvist, Sven. Terra nullius. A Journey through No One's Land. Translated by Sarah Death. Granta, London 2007. Pbk 2008. The New Press, New York 2007. Details here
  • Rowse, Tim. "Terra nullius"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ustralian History. Ed. Graeme Davison, John Hirst and Stuart Macinty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