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稱áng[1][2],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又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作用于室内、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

平遙文廟的雙昂斗栱及補間獨立昂。
獨立出現的巨枊是越南建築的典型結構(斗栱在越南十分罕見)。

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存最早的实例,但下昂可能在南朝甚至曹魏已經出現。上昂始见于宋代建筑的内槽铺作,下端撑在柱头枋处,上端托在内跳令栱之下。至明清,官式建筑的带下昂的平身科有转化为镏金斗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已丧失殆尽,只起到装饰作用。昂的起源地點不明,但今天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是唯一將昂作爲重要結構部件廣汎應用於其建築的地區。

参见

  1. 讀如“昂”。“枊”僅在表示馬柱等義時讀去聲。漢字後期發展將“枊”的平聲讀音囘歸給了“昂”。
  2. 《李善註》櫼卽枊也。枊與楔義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